目前分類:佛法基礎 (8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供燈屋點燈

 圖:宜蘭大悲觀音道場供燈屋
 

【點燈時的觀想】

點燈祈願時必須觀想燈火如須彌山般的高,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認為是負面的事,佛卻有正面的回應。

你會說:「這是不可能的。」 佛卻說:「法無定法,凡事都能。」
 
你說:「我太累了。」 佛說:「我給你安心。」
 
你說:「沒有人真正關心我。」 佛說:「我關心你。」
 
你說:「我支持不住了。」 佛說:「我的福德夠你用。」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祖師語錄

達摩大師大乘入道四行觀
達磨祖師
出處:達磨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
 
  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者無所求行者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 「不飲酒戒」的由來

 

    學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堅持善行,斷除惡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淨,成就信實誠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時,曾於某年的「結夏安居」結束後帶著弟子們遊化各地;他們到達某個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見到佛陀都很恭敬。

    當佛陀帶著弟子們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時,這些敬重佛陀的民眾關心地告訴佛陀說:「那個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為村裡有一所修道院,院裡盤據著一條毒龍,一靠近就會有生命危險,千萬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謝意,不過還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隨從弟子中有一位善來長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龍的神通本領。他自告奮勇要去修道院伏龍,佛陀默許。

    於是,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內某個角落,靜靜地打坐。沒多久,毒龍果真出現了,牠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則聚精會神地加以對抗,僵持一段時間後,毒龍終於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隨後也來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為毒龍開示佛法要義及皈依意旨,然後帶領一行人回到村裡。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僧的眼淚

 

    有一位中年以後出家的高僧,居住在離家很遠的寺院裡,由於他有很高的修持,許多弟子都慕名來跟他修行。

    平常,他教化弟子們應該斷除世緣,追求自我的覺悟,精進開啟智慧,破除自我的執著.唯有斷除人間的情慾,才能追求無的解脫。

    有一天,從高僧遙遠的家鄉傳來一個消息,高僧未出家前的獨子因疾病而死亡了.他的弟子接到這個消息時聚在一起討論,他們討論的主題有兩個,一是要不要告訴師父這個不幸的消息?二是師父聽到獨子死亡的消息會有什麼反應?

    他們後來得到共同的結論,就是師父雖已斷除世緣,孩子終究是他的,應該讓他知道這個不幸。並且他們也確定了以師父那樣高的修行,對自己兒子的死一定會淡然處之。

    最後,他們一起去告訴師父不幸的變故,高僧聽到自己兒子死的消息,竟痛心疾首流下了悲愴的眼淚,弟子們看到師父的反應都感受到大惑不解,因為沒想到師父經過長久的修行,仍然不能斷除人間的俗情。

    其中一位弟子就大著膽子問師父:「師父,您平常不是教導我們斷除世緣,追求自我的覺悟嗎?您斷除世緣已久,為什麼還會為兒子的死悲傷流淚?這不是違反了您平日的教化嗎?」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的人一生都交給佛菩薩安排.jpg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惡道的解釋

    地獄:梵語那落迦、泥犁,譯為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等。地獄從義立名,即地下牢獄。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或大海邊、或曠野樹下、或在空中。

    依世親尊者《阿毘達磨俱舍論》之意,地獄共有三類:

〈一〉根本地獄:即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八大地獄對八寒地獄而言,亦名八熱地獄。

〈二〉十六遊增地獄:八大地獄中每一大地獄,皆有四門,每一門外附增四獄,合為十六處,稱為十六遊增地獄,亦名近邊地獄。

〈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其類無數,受苦無量。地獄苦果,其最重處,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

    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云:「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身。」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師含背光8尺.JPG  

佛的十種通號

【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十個稱號,在佛家說是諸佛的通號,這十個稱號顯示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成了佛這是證果,智慧德能無量無邊,也是稱讚宣說不盡。佛將果地上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歸納十大類,用這十個稱號來表示。這十個稱號,我們略略的說一說。

    一切智成就」是佛的別號,一切智慧成就了。從「如來」往下這十個是通號,每一尊佛都有這十個名號,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要曉得,不要產生誤會。因為有很多人說是佛,哪個佛最大?如來佛最大。這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小說看多了,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每一尊佛都稱如來,所以如來是通號。

  『如來』怎麼講法?最簡單一個說法,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叫如來。佛佛道同,成了佛樣樣都平等,完全相同。菩薩跟菩薩不見得相同,不會完全相同,佛跟佛是完全相同,所以說是今佛就如古佛再來。那個意思要說深一點,《金剛經》上有一個解釋,『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個解釋好。諸法如義,這個如是什麼?如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諸法跟真如本性統統相應,這叫如來,這個意思說得非常非常的圓滿,從理上講。說如古佛之再來是從事上講;其餘意思還很多,我們就省略了。

  『應供』,供是供養。佛是一切人中,真實究竟圓滿的善人,究竟圓滿大智慧、大德能之人,是我們的好榜樣、好老師,應當接受我們供養;我們供養他,這有福報。所以應供,應當接受人天的供養。

  第三個通號,『正遍知』。知是無所不知,遍是普遍,沒有一樣他不知道。不但遍知,而且正確的遍知,他所知道的沒有絲毫錯誤。佛所講的一切經法,哪裡會有錯誤?如果要有錯誤,大概都是被後人依自己的意思改動,那就產生錯誤了。所以經典流傳到今天,幾千年來通過翻譯,古時候手抄本難免沒有抄錯的字,難免沒有漏脫的句子,我們現在從事這個工作都知道,很困難的事情。縱然發現到經典裏面這個字可能不太對,有錯誤,這個地方有問題,決定不能改動。如果你發現了,可以註在旁邊,用小註註在旁邊,原文不能更動。什麼道理?我覺得這裏不對我改一下,你覺得那裏不對也改一下,那好了,再過個幾十年,這個經典面目全非,簡直就不能讀了。所以縱然有錯誤,不可以改,註明。古來大德這個樣子就做得很好,他們發現有錯字,這個字可能是什麼樣的字,或者應當做什麼樣的字,他註在旁邊,不改動本文,使原來的面目永遠保持下去,利益後學。這是對歷史、對眾生負責任的作法,我們應當要學習。這是正遍知。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迴向的重要性】

    一般南傳是注重個人解脫,所以沒有迴向功德這回事,他的師父也是如此修行。

    但有一次他師父生重病,住院檢查,醫生跟他講生命只剩下幾個月了,於是他⋯⋯師父知道要死了,也就更認真修行。有一次打坐入定,見到一位護法神,這位護法神開口跟他說:「我守護您一輩子,不被邪魔歪道接近干擾您,但我累了,於幾個月後我就要走了」。師父出定後,回想護法神果然和醫生講的一樣,護法神走的日期也就是醫生說死翹翹的日期一樣。

    又幾日後他在打坐發現,平常痛的要死的心臟病,居然看到是有隻牛一直在用牛角頂他,導致每次他心臟病發作,痛的死去活來。

    他一怕趕緊用意念召來他的護法神,並對護法神說,「護法神啊!我這輩子從小出家沒有傷害過一隻生命,也精進修行,怎麼會有一隻牛來傷害我呢?」

    護法神說這是您前世的冤親債主,雖然您很精進修行,但每次都沒有功德迴向給牠,導致祂心生不滿,所以要不斷傷害您直到您死去。我教您,只要您每次修法、念經、持咒、禮拜等等,所作佛事功德皆迴向之,就會獲得改善。

    師父聽到後如法而行,結果醫生指定的死期到了老師父卻沒死,後來毛病也康復改善了,生命也延長了。可見迴向功德給冤親債主是何等的重要。

 轉貼自「生命電視台Facebook」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c0xwbBNdew&feature=related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woNV-tYLvM&feature=related

 

 

 

 

【慈悲三昧水懺祈願文】 5分15秒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療心法「增進快樂」的效果,遠遠勝過金錢—阿含經故事選—

 

身苦心不苦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國王舍城郊外的一處山中,腳被飛來的碎石片刺傷流血,引起生理上極大的疼痛。但佛陀心中持續保持正知正念,默默地承受身體的痛苦,不起煩惱。

 

      ※        ※        ※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恆河下游北岸的跋耆國,住在設首婆羅山一處有野鹿出沒的樹林中。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8.jpg

《地藏經》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解)主命又叫著佛說:「世尊!一切的眾生,臨命終的時間,倘若聽到一佛的名號、一菩薩的名號,或聽到大乘經典的一句一偈,我瞧像這一輩的人,能消除五無間地獄,以及殺害生命的大罪的苦楚,一些小小的惡業,就是合當墮入惡道裏去的,頃刻就給他解脫了。」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6.jpg

出自《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

 

【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解)菩薩繼續叫著佛說:「世尊!我觀瞧這閻浮提的眾生,只要能夠在諸佛教之中,乃至於所有的善事,雖是小得像一毛、一渧、一沙、一塵,他那樣的利益,悉數都要使他自己獲得,沒有一些空做的。」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5鎏塑.jpg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

利益存亡品第七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4.jpg

    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地藏經》如來讚嘆品第六

【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閰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解)「是為這緣故,普廣!你應當知道,地藏菩薩有這一等不可說,百千萬億的大威神力,利益眾生的事情。都因為閻浮提眾生,對於這大士有很大的因緣,是諸多的眾生,聽了菩薩的名、見了菩薩的像,乃至於聽了這部經的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的人,現在保他得到特別好的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在尊貴的人家。」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3.jpg

    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地藏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地藏經》如來讚嘆品第六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
(解)佛又對普廣說:「若有未來世的眾生,於每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於三十日止,這諸日等,是所作諸般的罪業,都要結集的時間,正要定他罪業的輕重。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2花蓮太魯閣祥德寺.jpg

《地藏經》如來讚嘆品第六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解)佛告訴普廣菩薩說:「未來世的中間,倘若有行善的男子、行善的女人,聽了這地藏菩薩大菩薩的名號的人,或有合掌恭敬的、讚歎的、禮拜的、戀慕的,這些人就可以超越過三十劫的罪業。」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1地獄不空.jpg

 

    
《地藏經》如來讚嘆品第六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解)佛又對著普廣說:「若未來世之中,閻浮提世界裏,剎利種族、婆羅門種族、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的種族,有新產生的,或男或女,在七日之中,趕早給他讀誦,這不思議的經典,更給代念菩薩名號,滿一萬遍,這新生的小孩,不論男女,前世所有的禍殃夙報,便都得著解脫,安樂的容易養育,壽命也增長了,若是承了他自己的福分來投生的,也轉要增加他的安樂和壽命。」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ah0unzc-I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