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太可怕
摘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西安大興善寺辦學經過
......
唉!按佛經說:這是劫運,也是眾生的業力所感。
目前分類:佛法基礎 (836)
- Jul 27 Sat 2013 10:58
【未來世界太可怕~經過饑饉、瘟疫、刀兵、三種災劫之後,世界上所剩下的,統起來也不過一萬多人了。】摘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
- Jul 24 Wed 2013 22:56
【觀世音菩薩的本生因緣】今年國曆7月26日〈農曆6月19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觀世音菩薩的本生因緣
觀世音菩薩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他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薩。
《悲華經》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他出家之後,即號「觀世音」;在久遠的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他將候補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據《悲華經》卷二記載,觀世音本名不眴,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因為其在寶藏佛前發願:「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
寶藏佛即為祂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 Jul 24 Wed 2013 21:30
【觀世音菩薩每年有三大節日~誕辰、得道、出家】
- Jul 17 Wed 2013 11:33
【碰到一個傷害你的人,等於碰上一個珍貴稀有的寶藏。】
碰到一個傷害你的人,等於碰上一個珍貴稀有的寶藏。
尊敬那個人,善用這個機會來根除你的缺患,在修道上有所進展。
如果無法對那些惡劣對待你的人生起慈悲,這是你的心尚未完全轉化的徵兆,需要更加精進努力地轉化你的心。
頂果欽哲仁波切
- Jul 13 Sat 2013 18:55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對比】
- Jul 13 Sat 2013 18:42
【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帶您認識六道輪轉的真面目】-1
【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帶您認識六道輪轉的真面目】-1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輪回的原動力,是障礙佛道的病本,眾生在六道輪回,根本的原動力就是情欲所牽纏,眾生要上升與墮落,都被情欲所束縛而不得自在。
鸠摩羅什舊譯的譯為眾生,玄奘大師新譯的譯為有情,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為伴侶,以情欲為歸宿,以情欲為生活的資糧,以情欲為精神的寄托處,以情欲為人生的規範,所以眾生又譯為有情,因此可見有情不能沒有情欲,沒有情欲就不是有情,那麼有情一旦沒有情欲的話,生死當下就解脫了!輪回就消除了!
- Jul 13 Sat 2013 18:26
【過午不食的十五個好處】
過午不食的十五個好處
藥師法門裡面有說,受持過午不食的十五個理由:
第一個是不變胖。因為你晚上吃東西,就全部變成垃圾,變成脂肪留在身體裡面了。
第二個是不會讓我們的心、肺和腎缺血。你晚上吃得多,這個血都跑到胃裡面去幫助消化去了,那麼心臟缺血,如果本身有心肌梗塞,就容易發生突然死亡。
- Jul 10 Wed 2013 10:20
一個抄寫佛經的媽媽〈佛菩薩對我們的護念就是這樣~如母憶子〉
一個抄寫佛經的媽媽
作者 王竹語 |
- Jun 27 Thu 2013 06:49
【聽法時感動,坐在板凳上要感覺坐在蓮花裏。】
聽法時感動,坐在板凳上要感覺坐在蓮花裏。
上等修行人在法會當下就能往生;中等修行人聽法當下就汗毛豎立,淚流滿面;下等修行人在法會上,由於冤親債主干擾而感到不舒服。
如果師父喉嚨沙啞著為你講法,這樣也感動不了你,那你是多麼剛強難化啊!聽法時感動,珍惜心中播下的佛法種子,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坐在板凳上要感覺坐在蓮花裏。
- Jun 20 Thu 2013 08:54
【老和尚和魚販子的故事: 用我一生的執著來感化你】
老和尚和魚販子的故事: 用我一生的執著來感化你
在某個寺廟裡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經很久了。但是因為天資笨拙,口才也不好,講經說法更是輪不到他,也沒什麼信徒來向自己討教親近,看著自己的那些年輕的師弟們一個個徒眾甚多,弘法利生的事業開展的有聲有色,因此心生慚愧。出家這麼多年了,吃了佛門這麼些年的飯,受了信眾不少的供養,卻連一個眾生也幫助不到,一個眾生也度不到,出家的目的何在呢?
想起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而能捨棄布施掉自己的身體,為了能使一個眾生的心相續產生向善之心而不惜百千萬年在地獄裡,心下既感動又惶恐。我不能白白的荒廢了一生,我要向佛陀學習,哪怕度一個眾生也不枉我此生出家一場。
主意已定,老和尚開始了獨特的度眾生的計劃。寺廟附近有個菜市場,經常有賣菜的在那裡做生意。而除了賣蔬菜的,更有不少賣魚賣肉的小販。而每個眾生所從事的生意也是各自的業力驅使,毫無自主。就像這些賣活魚活蝦的小販,為了生活,而從事殺業,是最最可憐的了。
老和尚看著那些賣魚的小販,心中有了一個主意。他選中了一個小販,也許是前世的不可思議的因緣吧,老和尚選中了他,並且和這個小販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
- Jun 17 Mon 2013 14:15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為三世諸佛第一輔臣,功德浩蕩遍滿虛空,智慧無邊恆沙難喻,忍辱心如金剛,精進猛如疾風,具足一切三昧。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一切人天所應供養。當知一切佛子學佛無不由戒入門,而戒律之考核為虛空藏菩薩所專司。大抵六塵不染,日間尚易,夢中難免。而夢中犯戒即為菩薩考試。至夢中無犯,戒斯成矣。
世尊對虛空藏菩薩極為贊歎,世尊雲:「是菩薩,具諸三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智如虛空,慧如恆沙,諸菩薩中 如大勝幢,向般涅槃之大師……,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三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已具莊嚴十八不共諸佛密藏,滿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應供養,唯除如來,余無者。」依佛典所載,「虛空藏菩薩對一切眾生甚為慈愍,常加護持。如果有人赤誠、如法地禮拜過去世三十五佛之後,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號,則此菩薩當會現身加以庇佑。 」
依《觀虛空藏菩薩經》,虛空藏菩薩的形像是「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現。菩薩身長二十由旬,若現大身,與觀世音等。」
虛空藏菩薩之住處,依《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四所載,虛空藏菩薩住在東方大莊嚴世界之寶莊嚴佛所。曾與十二億菩薩俱來娑婆國土,對釋尊發出諸問,並述說種種法義。依《虛空藏菩薩經》所載,此菩薩住在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勝華敷藏佛所。曾與十八億菩薩來詣娑婆世界,說破惡業障陀羅尼,令眾生得福德,諸願滿足。
- Jun 17 Mon 2013 14:15
【佛門八吉祥的象徵】
- Jun 17 Mon 2013 14:14
【人與動物間的愛別離苦】
人與動物間的愛別離苦
人牛臨別時淚眼婆娑,宛如獲釜山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大獎電影《牛鈴之聲》的劇情翻版,在日漸冷漠的人世,讓人看見真摯樸實的溫暖。雖然兩個月前就答應這門 「親事」,但梁平前天接到「老牛的家」的電話,仍半夜睡不著覺,跑到牛棚撫著女兒「牛牛」,像父親般叮嚀:「我不是不要妳,是我老了,沒辦法照顧妳,到人家那邊後不要鬧脾氣,我有空就會去看妳...。」
雲林老農梁平昨天牽著為梁家辛苦耕作廿一年的「牛牛」,送牠到台南縣「老牛的家」安養,離別的一刻難分難捨。一句「感謝你廿多年…」還沒說完,梁平抱住牛牛大哭,牛牛似乎也知離情,緊貼著主人,這一幕讓在場的人一陣鼻酸。
「牛牛」是一頭水牛,廿一年來牠是雲林老農梁平最依賴的幫手,昨天牠被送往台南縣「老牛的家」安養;梁平不捨拍著牛背哽咽話別,「感謝你…」話沒說完,抱著「牛牛」大哭。七十五歲的梁平已多日輾轉難眠,昨天像嫁女兒般,為牛牛繫上紅色彩球,清晨五點起個大早,到田裡割了六捆新鮮牧草,放在牛牛要搭的貨車上,對牛牛說:「你也捨不得走,對不對?」
- Jun 13 Thu 2013 23:25
【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心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圖/文轉載)
- Jun 13 Thu 2013 23:21
【我們要念念想著家鄉】
- Jun 10 Mon 2013 22:11
【拜佛的五大功德】
拜佛的五大功德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記載,恭敬禮拜如來,可獲得五種功德:
1) 端正:謂見佛相好而發歡喜、生渴仰之心,以此因緣,來世可得相貌端正。
2) 好聲:謂三稱南無如來佛號,以此因緣,來世可得好音聲。
- Jun 10 Mon 2013 22:08
【我們守口業有什麼好處?】
我們守口業有什麼好處?
口業如果能守得清淨,功德是無限量的,其果報美好難思議,簡要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口業守得好,在大眾人群,能讓大眾信賴,一言九鼎,真誠故。
二、口業清淨,講話口齒伶俐,辯才無礙。
- Jun 07 Fri 2013 21:46
【決定福報的因素】施捨的東西、施捨的心地、接受施捨的對象。
圖片為林口國際供佛齋僧大會
決定福報的因素
施捨必然可以產生福報,可是福報的大小不是我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個要素的影響:
1、施捨的東西—東西越難得越貴重,所產生的福越大。
- Jun 05 Wed 2013 19:07
【阿賴耶識】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回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回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裡,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 Jun 05 Wed 2013 18:36
【蓮花在佛教中表示什麼?】
蓮花在佛教中表示什麼?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因為它生長於污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
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此即意味著蓮花為煩惱的人間中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欲而托生,而淨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淨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淨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於蓮台之上,以代表著他們清淨的法身和莊嚴的報身。
(圖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