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d2ktz3uZOBo&feature=related

曲目:藥師灌頂真言 
歌手:喬安舞 
專輯:《清淨蓮音》 
發行:好音樂工作室 
官網: blog.sina.com.tw/goodmusic/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dUGoJ9YHjQ

2011.03.23 馬來西亞

還有一個佛教的故事--一個女人嫁給一個很喜歡喝酒的先生,有一天晚上喝醉酒了,居然把他自己兒子殺掉,煮成肉湯,然後他老婆從外面回來,他老公:"老婆啊","後面煮了 ­一個肉湯好好吃,妳去吃吧!"這個老婆想"我老公今天喝醉酒還不錯""還煮湯給我吃",結果就到後面去吃,她就問她老公:"這個肉哪裡買的,我怎麼沒吃過?""蠻好吃的" ­她老公說:"哪裡買的?妳生的兒子啊!"各位,這個作媽的會不會昏倒啊?嚇都嚇壞了,為什麼發生這種事情呢?而且她知道這種事情以後就趕快離開她老公,"哪有這種男人?殺 ­了我的兒子!"然後就跑到外面,跑到外面又嫁給了別人,然後嫁那一戶人家雖然有錢,但那個人早死--當地有個風俗習慣,什麼習慣?先生死了太太要陪埋葬--所以當她有錢的 ­老公死了以後,就硬把她塞到墳墓裡面,把她埋在那邊,然後大家都離開了,她還沒有死,被活埋在那邊一直叫一直哭,後來另外一批盜賊知道:"哦~這個有錢人死了","陪埋葬 ­一定有黃金珠寶",就來挖墳墓、偷墳墓。結果一挖開,又看到這個女人沒死,在那邊哭,然後沒地方去,那個賊頭說:"妳乾脆就嫁給我",又把她娶過去了,然後又嫁給那個賊頭 ­以後,賊頭後來又病死了,她又陪葬,陪葬在那邊叫...剛好有一個比丘聽到,然後再把她挖出來。唉呀!她覺得命很苦,後來就出家了,出家以後證得阿羅漢尼。

佛陀跟她講:妳這輩子為什麼被活埋?妳這輩子為什麼會吃自己的小孩子?妳知道為什麼嗎?妳上輩子是一個皇后,結果妳的皇帝老公去愛上妳的僕人,還跟她生了一個小孩子,妳嫉 ­妒,跟她生的小孩,妳就偷偷把那個小孩子,抱過來把他埋掉,活埋掉。結果人家在查的時候,妳是皇后,不敢講妳,甚至那個婢女說:"是皇后殺了我的兒子",皇后就在大眾發誓 ­:"如果我殺了她兒子,我生生世世被活埋""我就吃掉我自己的兒子",她發這個誓,為了要說她沒殺,發這種誓。所以佛陀說:妳上輩子害死人家兒子又發這種誓,所以妳這一輩 ­子要被活埋,要吃掉自己的兒子的肉,生生世世還要墮落地獄。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3FZys2F_28

2011.03.23 馬來西亞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老媽媽,她有三十二個子孫都很莊嚴,國王很喜歡。有一天,一個壞的宰相設計了這三十二個人,送給他們一人一支鞭子,結果鞭子裡面藏有 ­軟刀,這三十二個年輕人不知道,帶著去皇宮,結果這個宰相就跟皇帝說:"皇帝啊!這三十二個年輕人要暗殺你"皇帝說:"是嗎?""你不信嗎?他們身上都帶著軟劍。"然後就 ­把三十二個人抓起來,把鞭子弄開以後,裡面真的有軟劍,三十二個年輕人沒話講,皇帝就很生氣:"我對他們那麼好""特別是他們的媽媽""我把她當做是自己的姐姐一樣""她 ­居然叫她的兒女要來傷害我",就當場把三十二個人斬頭了。不但斬頭,還叫那個老媽媽,"妳自己來把三十二個頭運回去吧!"唉呀!你看,對這個老媽媽何等的傷害啊!各位,如 ­果我們一個小孩子生病捨報了,我們都哭得死去活來,結果三十二個小孩通通被斬頭,叫她親自來抱頭回家,你看這個媽媽情何以堪?

發生這個慘案以後,有人去問佛陀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釋迦牟尼佛就說了:過去有三十二個年輕人,他們出去外面偷了人家一隻牛,偷了以後,回來就準備把牠殺掉一起吃。然後 ­他們偷回來在殺牛的時候,他們的老媽媽知道這個事情,不但不罵兒子,還說"你們好棒啊!"還幫忙他們殺、幫忙他們煮,煮給三十二個小孩子吃。佛陀就說了:這個老媽媽為什麼 ­這輩子要死三十二個兒子,被斬頭?她上輩子隨喜她的兒女殺牛、吃肉,她這輩子就要遭受這個果報。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乘禪觀的核心」:

     轉念

(The Central Point of Mahayana Meditation: Transference of the Mindfulness)

心宏法師開示 (11/June/2009)

 

【一、禪修具體功能,轉念頭】(Practical function of medit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your own mind)

○「心(citta)、意(manas)、識(vijna)」三個詞,在某些經論裡,「心、意、識」這三個是相同的;某些經論是講「意識」、某些經論是講「心識」;還有區分為:「識」裡面又分第五識、第六識、第七識、或第八識(即阿賴耶識)。所以,不同的經論,講的深淺不同,但是你想知道:禪修的具體的功能、或效果;或是具體的方法是什麼?答案是:「轉換念頭」。這是真正禪修,所要訓練的重點與核心。

○首先,先講外面的外境(external objects);其次,講內心(internal thoughts)。請注意聽:第一個、你要先練習,在靜中的時候、能夠轉你的念頭。第二個、在動當中,要能夠轉你的念頭。第三個、在動與靜的中間,你也要能轉念頭。第四個、是要在非動與非靜的時候,都能夠轉念頭。第五個、是最為困難的,在一切時還有一切處的時候,你都能夠轉念頭。這裡的一切時,當然就包含有一位同學,剛才講的夢境。第六個、是在夢中,因為夢,它是單獨一個。在夢境裡要能轉念頭。第七個、你在生死交關的時候,你就可以轉你的念頭。這是我要講的,那你說:「師父,你這些要點是根據那些資料,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我讀很多很多經論,我自己所歸納的。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藏傳佛法概要

     

    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盛行苯教。一直到最近,西藏仍有苯教研究中心。苯教最早還不是一個有力的宗教,後來深受佛教思想和法門的影響。公元第八世紀左右,棄宗弄贊王將佛教引進西藏。此後,佛教穩定的廣傳開來。其間,許多印度學者來到西藏,翻譯經典、密續法本和論疏。

    公元第十世紀朗達磨王在位期間,大肆毀佛,但不久佛教即告復興,在藏西和藏東宏傳;印度和西藏學者又忙著翻譯佛經。隨著西藏佛教學者增多,入藏的印度學者逐漸減少。

    因此,在西藏佛教的後期,就脫離印度佛教後期宗派而獨立發展,雖然它仍保留佛法的基礎。就其核心思想而言,西藏佛教從未在西藏喇嘛手中遭受更改或增加。他們的論疏都有明顯標記,為了權威起見,他們都會引用佛陀的主要教法或印度學者的著作。因此,如果認為西藏佛教有別於原始的印度佛教,或把西藏佛教稱為喇嘛教,這是不正確的。

四聖諦

    佛陀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他也說:「瞭解苦的性質;斷除苦的原因;證得苦的息滅;修持真實的道。」「瞭解苦,雖然沒有什麼好瞭解的。斷除苦的原因,雖然沒有什麼好斷除的。真誠追求苦的息滅,雖然沒有什麼好息滅的。修持滅苦的方法,雖然沒有什麼好修持的。」這是四聖諦的因上見、道上見、果上見。

    公元第三世紀,印度哲學家龍樹宣揚中道哲學,後來成為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中心思想。根據中道教法,「苦諦」:苦來自生死輪迴,輪迴則是無明所引生的業報;「集諦」:業和無明是苦的真實原因;「滅諦」:業和無明的完全消失;「道諦」:證得滅諦的道。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念佛法要 (1) 淨界法師 宣講 http://tw.myblog.yahoo.com/lifetv-tc/article?mid=7976

 

念佛法要 (2) 淨界法師 宣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9kwOo2ouHk

淨界法師於1987年出家受具足戒,為淨律學佛院第一屆畢業生。受教於達理老法師、性­梵老法師、懺公老法師等已故尊宿,及道海­律師、果清律師、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識座下 ­。以­親受老和尚教導,故於解門、行門、事務門及性格陶冶等方面,受益良多,並於199­1年­起擔任淨律學佛院教務主任迄今。


法師修學以天台為宗,旁及唯識、中觀,並匯歸淨土法門。教義之研究以中國傳統佛教為主­,其中最服膺愣嚴、法華、彌陀等經論,及­蕅益大師之思想。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濤法師說故事第一集--3大佛與大罄的對話

 

    有一間大佛寺裏面,供養了一尊很大尊的銅製佛像,在大佛像旁還有一個一樣是銅製的大罄,在中國的佛寺,如果有信眾到廟裏供養、佈施,寺裏的師父就會敲一下大罄,這「鏘」一下的聲響,就是告訴佛祖:「這個人供養了!」也是讓大家高興的意思。

    有一天,正逢觀音菩薩聖誕,很多信徒都來參拜,廟裏的師父忙個不停,很多人上香供養,師父一直敲打大罄,不斷的發出「當!鏘!鏘!圪」的聲音。

     到了晚上,信徒們都走了,大罄就跟大佛說話了:

    「喂!實在有夠不公平,我們兩個都是銅做的,為什麼信徒都是準備好東西來供養你,對你又是磕頭又是跪拜的,對我就老是敲打我,實在很不服呢!」

    大佛就講話:「喂!大罄啊!我今天這塊銅被刻成這樣,這是要經過多少的雕鑽痛苦,心裏修大忍辱,最後才能雕成一尊佛像,所以我才能有今天這樣的福報啊!」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女性的故事(上)4--侍妾的美德

 

    有一位長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貴人家的女子為妻,並納有一個侍妾。侍妾面色微黑,與妻子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見絀。因此那妻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將侍妾如奴僕一般使喚。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來到這位長者家中化緣。長者的妻子見辟支佛容貌端正長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對辟支佛說道:「你如果遂我心願,我當準備最好的供養。」

    辟支佛是已經修行開悟證道的聖者,聞此言後,心不顛倒,意不慌亂,平靜堅決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惱羞成怒,便口出惡語,驅趕辟支佛。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師的出現

取決於宿世的因緣與深厚的法緣

蔣貢康楚仁波切 開示

   

    今天我們來此聽聞佛法,首先要有正確的心態,那就是我們來此聞法乃是為了利益所有眾生,這是最基本的菩提發心。

    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老師。沒有老師從旁協助指導,我們很難適當地學到正法。佛陀的法教雖然本質精義都相同,都是為了引導眾生開悟,但也細分為不同的層次。有些是針對初學者,談的是相對理論的教法;有些絕對實相的教法,則是適合較高根器者。因此,在善巧方便上,便依不同根器眾生施以不同教法,而為了確切瞭解這些教法,老師的指導便變得非常重要。

岡波巴的《解脫莊嚴寶鬘》中提到,成佛的基礎在於我們本具的佛性,而其所賴的則是珍貴的人身,因此精神導師就成為必要的條件之一。他能指導我們不同的成佛方法,經過菩薩境界的五道十地而終究開悟,證得法身,實踐佛陀事業。

當我們談到老師時,有某種不同的關係第一種就是一般的老師,他因本身具有較多的知識,因此可以教導我們。第二種是屬於菩薩層次的老師,他不但可以教導我們佛法,還可以使我們趨入正道。第三種最為殊勝,是像佛一樣的老師,他不僅可以教導我們佛法,更可以引導我們自己解脫。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下) (系列三之三完)

創古仁波切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六度的修持

「大手印」的方法是什麼?就是直接觀看你的心。

時間:2010427日 晚上7:30
地點: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
藏譯中:堪布丹傑
整理:阿尼雪樂、美瑾、惠誠

「精進」的方法

    接著我們來談「精進」,最主要需要知道的是: 「什麼讓我們不精進? 」即為「懶惰」。為什麼我們會懶惰?這裡有幾種懶惰: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3FXvSVWXOQ&feature=related

白天鵝影視製作。宋玲玲策劃。1999年6月錄製。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RIRpNWzty0

請拒用海豹、海狗產製品

影片提供: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1UDmvUAb4

轉經輪的立意是: 無論是推動、見到、聞及或念及經輪的眾生,皆會結上法緣,得蒙利益。以手接觸經輪,或眼睛見到經輪的有情,不會墮入惡趣中;以手轉繞經輪的功德,可以使天空、大地,水、火 ­、風石草木、森林中的有情皆成佛道。 安置在土地上的經輪,稱為「地經輪」或「土經輪」,在安置經輪處,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眾生,都能獲得福德增上,和平安樂的廣大利益。

轉經輪是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事業的化現,經輪轉動的同時,也將慈悲的護念傳送。 當轉動經輪時,我們可觀想從經輪散放出光芒,照在生死輪迴中流轉的眾生身上,令他們生起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並圓滿六度行。 轉經道上經輪轉動的聲音,和喃喃的誦經聲沉沉迴盪,從菩提心串習而生的善法,延展出一片祥和靜謐的天地。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預約一個更美好的人生(系列三之二)

創古仁波切

六度的修持

    關愛能夠增長善心,一切都是從「我如何去幫助這個人、照顧周圍的人?」這一念心開始的。

時間:2010427日 晚上7:30
地點: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
藏譯中:堪布丹傑
整理:阿尼雪樂、美瑾、惠誠

    經由「自他交換」的觀修,雖然我們沒辦法一下子「愛別人比愛自己更多」,但關愛能夠增長善心。我們可能仍有著疑惑: 「好啊, 對我自己很好,不是說要幫助別人嗎?這個方法能否幫助別人呢?」

    這個方法的確能幫助別人,雖然你沒有辦法透過觀想,馬上把別人的痛苦拿來給自己,然後把自己的快樂給予他人;但是你還是能夠幫助到別人,怎麼說呢?因為你的心已經改變了,你的心已經具備善心和慈悲心,而且你的執著慢慢變小了。當你的心總是在別人身上,關心他人的時候,很自然地你的行為反應就是:「我如何去幫助這個人、照顧周圍的人?」,所以你會發覺,周圍的人也變得更快樂,他們也會改變。當別人快樂的時候,反過來自己也會快樂,最後的結果是自己快樂、他人也快樂,大家都快樂。所以,這就是透過呼吸,然後來練習「苦樂取捨」的方法。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P4cWyvHp0

「拜懺是諸多修行法門中極重要的一項。而水懺是專為眾生消業障、煩惱障及報障的。所以,平日即可依法修行,若能時時生起慚愧及懺悔的心,並感恩自己有這麼好的因緣,薰習佛 ­法──理解多少做多少,能做多少做多少;必能減業報、少煩惱,親證菩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1OvWOg2uA

皈依十方一切盡虛空一切諸佛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