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zsFeS0QWA

2011.02.28 新竹

各位!心裡一定要"祈願出家"。你這輩子不見得會出家--一千個祈願,只有一個可以出家,特別在大乘佛教裡面,一個想要出家的人要累劫的、無量世的願力、福報,不然出不了 ­家;就算出家了沒福報,做不了事情,出家不容易的--但是你不發願,不累積資糧,,那將來更沒有機會,更沒有機會。

像我們這種末法的法師,很可憐的,什麼叫末法?百千萬個 ­人都誤會你,對不對?你做好事他也誤會你,你沒有威德力你出不了家的,你要推動什麼,你過去沒有做幾百世的國王,你也推不了佛法的,在末法的時候做一個法師,那威德力要比 ­在正法的時候,難度高百千萬倍,但是你沒有不斷的發願,沒有不斷的累積功德,你就沒有辦法,你要不斷的如此。

而且這個世間會愈來愈糟糕的、愈來愈糟糕。你看報紙,你看我們 ­大寶法王可不可憐?天天被攻擊乃至要被暗殺,但是你不如此,你怎麼推動佛教呢?就是要如此,末法還是要來推動佛教,有時候短壽、有時候...什麼樣的事情都會發生。但是各 ­位一定要發這個願:"我有機會,因緣成熟""乃至來世我一定要出家",這叫「發出離心」。有這個出離心就種下一個因,這個因種好以後,不管你去繞塔、放生、布施,你一定要 ­發這個願,這個叫「棄輪迴」。

出家幹嘛?出家是為了成佛,追求菩提。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的故事(上)8--著金縷衣的嬰孩

 

    從前有位長者,他的夫人懷了孕,口中能散發出非常好問的清香之氣。香氣飄得很遠,整個城市都能聞到。

    國王遠在深宮裏也聞到這股異香,於是派遣侍衛去查訪原因,發現香氣來自長者家。於是國王召見長者問道:「你家為什麼能飄散出這麼奇異的香氣?」

    長者答道:「那是我妻子懷孕的緣故,她口中能發出香氣。」

    國王聽了很是驚奇,便對長者說:「如果是個男孩就帶到宮裏來撫養吧!一定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過了幾個月,夫人終於分娩了,生了個十分漂亮的女孩。奇怪的是孩子生下來身上就穿著一件金鏤織成的衣服。母親覺得奇怪,就將衣服解下來,但是一轉眼,又有一件金縷衣穿在孩子的身上。夫人便去精舍請示佛陀。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mOkt8EHMDc

有一些鬼道更可憐,祂一定要等燒的時候祂才吃得到,聞得到味道。

還有一種更可憐,可憐到什麼階段?要等各位全部都燒完了,剩下一點點灰,祂吃那個。所以佛就會交待說,麻煩 ­各位在做煙供,最後最後,那個煙供粉剩下一點點灰,麻煩你,如果你很慈悲,就把它拿到樹下到處給它灑一灑,因為最沒有福報的就在等這個。

所以各種層次--從聞得到、看得到 ­、觀想,有些鬼道很有福報,你只要觀想祂就吃得到,所以各種層次不一樣。所以按照佛經,從觀想到真實的食物、到燒、 到剩下煙灰、到剩下一點點..都要,祂們都還在等。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發菩提心,如果各位是發起一個利他的悲心,那種成佛的願力,把祂當做母親一樣在念「唵 啊 吽」,那個力量更大。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禪師改命

活出自己的如來第一章P17

 

    袁了凡是明朝人,他年幼時喪父,母親叫他放棄讀書求取功名而改習醫術,這樣可以濟世救人。袁了凡聽從了母親的話。有一天,他在慈雲寺裡碰到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老人慈祥地對他說:「你是做官的『命』,明年就可以科舉及第,為什麼不讀書了?」

    於是,袁了凡把母親叫他放棄功名、改習醫術的事告訴這位老人,他同時請教老人為什麼會這樣說。

    老人回答:「我姓孔,得到了邵先生所精通的皇極數真傳。我見你是有緣人,想把這皇極數傳授給你。」

    於是,袁了凡把孔先生請到家中,他的母親瞭解原委之後,便對袁了凡說:「我們要好好地招待他,既然這位老者精通術數,就請他為你推算一下,看看是否靈驗。」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妾被害死,六次投胎回來報仇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73170.htm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兒子。尤其丈夫等得最著急,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個小妾。因為經過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裏同住的。過了不久,這個妾真的生下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子,丈夫高興得很!自此,對姨太太和小孩特別愛護,而把大太太就擱冷下了。

  本來大太太看見姨太太進門,已視為眼中之釘;何況現在丈夫對姨太太和孩子更加寵愛,當然她是非常嫉妒。可是在丈夫的威嚴下,她也無可奈何,只好趁著丈夫不在的時候,才敢 向姨 太太泄泄恨、出出氣。可是這種機會很少,因此,她的怨恨越積越多。有一天,正是這個小孩過一周歲的時候,太太就趁著小姨太太不在的當兒,從頭上拿下一支金釵,從小孩的頭上插了進去。這件事情,她做得很隱密,沒有人知道,雖然這孩子一直哭個不息,可是沒有人發覺。因此,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終於發高燒而夭亡了。

  自己親生的兒子,又是長得那麼可愛的孩子,一旦死去,誰不痛心?姨太太對這突然發生的不幸,感到悲切痛苦萬分!孩子死去已有一個月,但姨太太的方寸已亂,每天淚流滿面,最後終於病倒。

  丈夫對兒子的早夭,當然也非常痛惜,可是他比較看得開,他認為人既死不能複生,哭有何用!然而很多近鄰親戚都說:小孩的突然死亡,必定有原因,因此勸他開棺驗屍。果然大家猜得不錯,在檢驗以後,發現小孩頭上有一支三寸長的金釵。這使小姨太太更加傷心,她知道孩子是被害死的,心裏又是恨,又是痛,終於,她發出誓言,一定要報仇,否則死也不暝目!

  後來,小姨太太請教一位婆羅門,怎樣才能報復?那個婆羅門告訴她,如果持了齋戒,就能夠滿願。小姨太太愛子的心愈切,報仇的心也愈急,她真的受持齋戒,不久,這小姨太太因憂鬱而與世長別了。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妾被害死,六次投胎回來報仇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73170.htm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兒子。尤其丈夫等得最著急,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個小妾。因為經過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裏同住的。過了不久,這個妾真的生下一個又白又胖的男孩子,丈夫高興得很!自此,對姨太太和小孩特別愛護,而把大太太就擱冷下了。

  本來大太太看見姨太太進門,已視為眼中之釘;何況現在丈夫對姨太太和孩子更加寵愛,當然她是非常嫉妒。可是在丈夫的威嚴下,她也無可奈何,只好趁著丈夫不在的時候,才敢 向姨 太太泄泄恨、出出氣。可是這種機會很少,因此,她的怨恨越積越多。有一天,正是這個小孩過一周歲的時候,太太就趁著小姨太太不在的當兒,從頭上拿下一支金釵,從小孩的頭上插了進去。這件事情,她做得很隱密,沒有人知道,雖然這孩子一直哭個不息,可是沒有人發覺。因此,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終於發高燒而夭亡了。

  自己親生的兒子,又是長得那麼可愛的孩子,一旦死去,誰不痛心?姨太太對這突然發生的不幸,感到悲切痛苦萬分!孩子死去已有一個月,但姨太太的方寸已亂,每天淚流滿面,最後終於病倒。

  丈夫對兒子的早夭,當然也非常痛惜,可是他比較看得開,他認為人既死不能複生,哭有何用!然而很多近鄰親戚都說:小孩的突然死亡,必定有原因,因此勸他開棺驗屍。果然大家猜得不錯,在檢驗以後,發現小孩頭上有一支三寸長的金釵。這使小姨太太更加傷心,她知道孩子是被害死的,心裏又是恨,又是痛,終於,她發出誓言,一定要報仇,否則死也不暝目!

  後來,小姨太太請教一位婆羅門,怎樣才能報復?那個婆羅門告訴她,如果持了齋戒,就能夠滿願。小姨太太愛子的心愈切,報仇的心也愈急,她真的受持齋戒,不久,這小姨太太因憂鬱而與世長別了。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KhFWB3l_4

人是可以教好的!好人坏人都是教出来的!

深圳首届公民德行教育论坛(公元2010年 7月29—31日)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MkssGzCLp0&feature=related

2011.02.28 新竹

(問)西藥可不可以做藥供?

(答)可不可以?可以!保證可以!

動機很重要,我們做這個藥是希望利益眾生,當然,一個藥表一切藥,只是一個表法,你拿一顆藥就代表所有的藥, ­「唵 啊 吽」,願祂們都得到利益。當然有這個藥,你的慈悲、信心會強一點點,就像放生用觀想的跟真實的去放生命,那是不太一樣的。但是也不是說,你沒有錢放生,就沒有得到放生的功 ­德,不是這個意思。因為被殺掉的眾生更多,所以你每天念佛、誦經、持咒,回向給所有每天被殺掉的眾生,那你力量就夠大了,重點是我們的悲心。但是無論如何,看得到的、看不 ­到的,我們都盡力跟牠結緣,我們參加放生,那是一種長養慈悲最好的方便,而且放生的功德力量,確實不可思議,確實不可思議,很大很大的感應。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7eOh_jxwD0

2011.02.28 新竹

(問)蒙山施食後的食物,我們學佛人可以吃嗎?是否會影響修行的次第? (答)基本上如果真正懂得佛法就不願意吃,因為這些食物是布施給這些眾生的,我們就不拿來吃了。那不拿來吃怎麼辦?當然我們會再把它火化掉,或是布施給其他的流浪動物吃, ­那功德更大。

還有一個講法是,蒙山施食的食物上面都是鬼道的口水,請問你要不要吃?祂們會過來搶的,所以就有一種不一樣的味道,當然對我們修行的人吃,也不是很清淨。
而且裡面的能量、營養都沒有了,為什麼?因為祂們就會把這些植物...的力量吸走了,所以這裡面就沒有味道了、沒有營養了。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海濤法師說故事第一集--6還你十六刀

 

    在民國初年時,由於戰亂的原因,所以盜賊很多,有一戶人家,一共住有十七個人,全家人都信仰觀世音菩薩,早晚都不忘上香禮拜觀音菩薩。

    有一天晚上,這戶人家的主人夜晚睡覺時,夢見觀音菩薩托夢給他。在夢中,觀世音菩薩說:「明天晚上,有盜賊要來你家搶劫,但是你放心,因為你們全家人的虔誠所致,所以其他的十六個人都平安無事。但是,恐怕你會有事!因為這個盜賊的名字叫做王麻子。王麻子的上輩子是只畜生,你是個屠夫,你殺了牠十六刀,所以今生牠投胎轉世為人,業力所感,他要來報仇,當他這輩子遇到你,你須還他這十六刀。也因為你的虔誠可能有辦法化解這件事情。」

    隔天,男主人睡醒之後,夢中的事歷歷在目,就將全家人召集過來,叫他們全躲在後面的房間,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要出來,而他自己卻煮一桌很豐盛的飯菜,坐在大廳裏等候著。

    到了晚上,果然真的來了一群土匪,當中一個手持大刀的強盜率先走進來。

    這時,男主人一點都不害怕,而且還很冷靜地說:「王先生,王麻子先生,請進來坐。」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女性的故事(上)7--福德的力量

 

    昔日維衛佛帶領比丘六萬二千人,出山回到其國土中。國王得知維衛佛歸來,為了廣納僧人,便在城外劃地大興精舍,使六萬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訴左右住戶人家,想請他們再親自建造一棟房子,而不要全靠國王的力量。

    當地有一家的男子不答應,而其老母親卻不顧自己年邁體衰,想親自造屋。這位老母親每日搬磚運土,收集建屋材料,精心建造,不久一棟房舍便建成了。

    因為連日工程建造的關係,老母親的十指被土石磨破了,她毫不任意,能建造房屋供比丘居住,是她老人家最大的心願。因此,在房屋完工後不久,老母親便迎請僧人到家中長久居住接受供養。

    有一天,在這位老母親房舍內居住修行的比丘,整日用功修行,入火光三昧禪定中,此時房舍就像是起了大火般的光亮。老母遙見火光熊熊,心中悲淒,想到自己如此辛苦好不容易建造起來的房屋怎麼就起火了呢?自己的福德為何如此微薄呀!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今以後縱遇命難,再也不造這些惡業!」這個決心是返回對治力

分類:淨界法師開示

這樣懺悔三次,保證因緣馬上變!

淨界法師教懺悔:我跟你保證,因緣馬上變化。
     

    成就一個安全穩定的功德,這個事情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看修行有二種人:一種是初學者,一種是老參。初學者,他才不管你安不安穩,初學者就是他沒有功德,他趕快看到什麼功德都搶著要,拜佛也很用功、持戒也很用功、到廚房工作也很用功,因為初學者他沒有功德,所以要的就是功德。但是老參的修行就不是這個意思了,諸位要知道,老修行,當然我們也要去追求功德,但是你要一個重點,要把你已經造作的功德保存下來,這很重要。

    我們可以這樣講:你是一個初學者,你有資格發脾氣。(呵──)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功德,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你根本沒有樹,怎麼燒也無所謂。但是你是老參,你沒有資格發脾氣了,因為你這個樹太多,你連一點香煙都不能存在,這個太危險,因為你輸不起了。所以你的功德愈大的時候,你要愈謹慎,絕對不能夠晚節不保。諸位要知道,你功德愈大,你發一次脾氣的損失,那就不得了。你說他一個初學者,反正他也沒功德,他耍耍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哈──),是不是?他根本就沒有功德林嘛。所以佛陀講忍辱,這個對老參是特別重要,你要求一個安穩的功德。就是說,我們回憶剛出家的時候,花了很多的心在這樣貧脊的土地,現在好不容易蓋上一片森林了,你要好好地保存它。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能保證說,

臨命終的時候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分類:淨界法師開示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賺了很多錢啊;晚年的時候也學佛,就買一個很大的花園成立一個念佛堂,給大家一起來念佛共修,他自己也念佛,對淨土法門的信心、願力的善根也覺得很強啊。

    後來他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他護持大家念佛,所以很多的佛友就幫他助念,他本身有栽培念佛的善根,又有外在的開示跟引導,很快的,他信願行的善根就表現出來了,臉色紅潤,身心安詳。

    突然間,在這助念過程當中,他的小太太,他特別喜歡的小太太,這時候衝進來,又哭又鬧說:你走了以後我怎麼辦啊!林居士一聽到他小太太的哭聲,就觸動他心中的妄想,結果他念佛的善根就被破壞了;他本來紅潤安詳的臉色,就轉成黑色的,後來就墮落變成一只小狗。

    這個故事我們不再詳談後來,變成一只小狗,托夢給他的家人,就把這隻狗找回來,送到寺廟去放生。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分類:道證法師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東西,並不是數學或歷史等這些課程,而是做人處世的方法。由此觀之,我們將佛陀稱為「做人的老師」可能是最適當的。

 我們這一位做人的老師—佛陀,為了要考驗弟子們理解佛理的程度,經常拿一些問題來教導弟子,有時候更提出一些應用的題目,看弟子能體會多少,本題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佛陀問弟子:「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會遭遇到快樂或痛苦的感受,也會遇到非苦非樂的感受;受過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樣會遇到這些感受,如此說來,聽過佛理與未聽過佛理的人,他們的差別何在呢?」

弟子們就向佛陀回答說:「大德!我們所學習的皆是以佛陀為主,但願佛陀能夠做我們的眼目,給予我們正確的啟示。」佛陀就告訴弟子們說:「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萬分的悲痛,越來越迷惑,愈來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後,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覺越來越痛苦。但是,受過佛理薰習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絕對不會只是悲痛,不會自己亂了手腳,所以我說:「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對於遇到快樂的事情,佛陀也說了同樣的話,譬如:看到很美麗的花,受過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樣,引起快樂的感受,但是決不會因為快樂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樂中迷失了自己,則第二支箭就會帶來痛苦,所以佛陀說:「不受第二支箭的苦」,這就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區別。

我們在痛苦中的人,都應該好好的來想一想佛陀的這一番教化,好好來學習佛陀處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們生病躺在床上,如果每日都是在埋怨:怨恨自己為何會如此不幸得了這種病?耽心喉嚨如此痛苦,不知要如何吃飯?埋怨自己的負擔為何如此的沈重?回想自己一生都沒做過什麼惡事,為何讓我如此難過?想到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不知該怎麼辦?想想自己的病不知能否康復……一直憂慮到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連做夢也是面帶愁容。我們想想看,倘若如此,對自己有何好處呢?

 我們生了病,肉體上的痛苦,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倘若我們再自尋煩惱,操心這個、埋怨那個,如此則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第五支箭,就不斷的射過來,就會使我們更加的痛苦,使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混亂,使我們失去了光明與智慧,無法解決任何的問題。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