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都還有習氣,學會不要指責他人
佛有弟子名迦樓陀尊者,證阿羅漢果後,有一天要過河,適逢那河神是女性,故對她說:“小婢住流”(小婢含奴婢丫環之意)。
阿羅漢過河,有神通可令河水不流,而阻水不流是河神之職。女河神敢怒不敢言,只得阻流讓其過河。
但經太多次,河神亦忍不住氣,故往佛處訴說:“世尊!佛弟子太無禮,為何把我叫作小婢?”
佛即叫迦樓陀那過來,向女神道歉。
阿羅漢都還有習氣,學會不要指責他人
佛有弟子名迦樓陀尊者,證阿羅漢果後,有一天要過河,適逢那河神是女性,故對她說:“小婢住流”(小婢含奴婢丫環之意)。
阿羅漢過河,有神通可令河水不流,而阻水不流是河神之職。女河神敢怒不敢言,只得阻流讓其過河。
但經太多次,河神亦忍不住氣,故往佛處訴說:“世尊!佛弟子太無禮,為何把我叫作小婢?”
佛即叫迦樓陀那過來,向女神道歉。
時刻見人不是,此即種下諸惡之根苗;
時刻見己之非,此乃廣開萬善之門戶。
時刻責怪別人,必定自己有諸多錯失;
時刻檢討己過,必能獲得別人的歡喜。
時刻見人不是,此即種下諸惡之根苗;
時刻見己之非,此乃廣開萬善之門戶。
時刻責怪別人,必定自己有諸多錯失;
時刻檢討己過,必能獲得別人的歡喜。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57240547678168&set=a.111676228901272.12112.109094809159414&type=1&theater
苦幫助我們尋找解脫之道
Suffering help us to find the path of liber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57845680950988&set=a.111676228901272.12112.109094809159414&type=1&theater
「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用包容的心對人對己,人生更自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58454787556744&set=a.111676228901272.12112.109094809159414&type=1&theater
圖片來自網路
人畜輪迴
話說民國十二年,江北泰興有一個無業游民,名喚施慶鐘,此人一向不務正業,胡作非為,再加上生性凶悍,動辄霸道橫行,魚肉鄉民,使得鄉民畏之若虎,避而遠之。
這一年,施慶鐘突然大病不起,生命已危險得像風裡殘燭了。這時,正好有一個雲水僧雲遊到這個地方來,看見施慶鐘這種殘狀,便走到他床前對他說: “你平日無惡不作,罪孽深重,如今罪惡貫身,已接近因果報應的時候了,我看你還是趁早懺悔彌補罪過吧!要不然,你死後一定會轉世為豬。”
這時,病入膏肓的施慶鐘,已經知道自己離死期不遠,再聽見和尚這麼說,心中不禁惶恐萬分,雖然後悔自己一生的荒唐,事到如今,一切都晚了,但心想將來轉世為豬,仍覺不甘心,於是勉強伸出一只左手放在胸前,作個懺悔的樣子。站在一旁的雲水和尚看了後,又說:“可惜呀!可惜。你僅僅以一只手禮佛,還是難脫轉世為豬的命運,這大概是自作孽不可活吧!雖是如此,你的左手還是可免於生成豬形,而且也可以免去挨刀之苦。
幾天之後,施慶鐘一病不起,帶著一身的罪孽離開了人間。泰興一帶的居民,對這個罪惡滿貫的惡人之死,莫不額手稱慶,不過,很快的,大家就把他淡忘了,當然,雲水和尚的話,也就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
法不在深,而在能行。
佛陀正覺後講述過去世幾次求法的經歷
眾生很難想象真理有多難得。釋迦牟尼佛,在歷史上他這一世在人世間獲得正覺之後,寫出來很多他自己曾經的經歷。
一、為了獲得宇宙和生命終極的意義,他曾經在身上掏了1000個洞,然後點燃酥油,把酥油燈點上,把身體點亮去供奉一個外道的婆羅門,就是為了聽那個外道的婆羅門給他說:“積際必盡,高際必墮,聚際必散,生際必死。”。
二、釋迦牟尼佛為國王香朗嘎樂時,常欲聽聞佛法。有次國王傳令廣宣道:“有誰能為我宣講佛法,我甘願將一切財物布施與他。”當時有一婆羅門名為累德切,他對國王說他掌握有佛法,但必待國王將自身釘入一千鐵釘後才可宣說。國王不僅答應下來,還號召民眾皆來觀看。眾人紛紛對其進行勸阻,但國王求法心切,根本就不聽從。
香朗嘎樂國王要求累德切婆羅門首先為自己傳法,然後再釘入釘子,婆羅門答應後便宣講道:“諸行皆無常,有生即痛苦,諸法空無我,亦無我所有。”國王聽後心滿意足,隨即便踐行諾言,釘入一千鐵釘。當此之時,眾多小國之人與國王眷屬皆哀哭倒地,天人也撒下花雨、失聲痛哭。帝釋天則來至國王前問道:“你苦行是為得帝釋天還是轉輪王果位?”
為什麼以前的高僧大德吃完飯後就把碗倒扣在地上
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吃完飯後就把碗倒扣在地上,這是什麼意思?
這就意味著——我這頓飯吃了以後,下一頓飯就不一定還能吃到,所以這樣放碗。
這說明他們時時刻刻都在修無常,把無常的修法用到日常生活裡,所以人家修得那麼好。因為動力很強,即使沒人督促,他們都會去修。
[慧燈之光二:壽命無常]---慈誠羅珠堪布
《法句譬喻經》佛陀教給我們的減肥妙法
《法句譬喻經》中的一則小故事:胖得發愁之王波斯匿王恣情取樂,目迷於色,耳亂於聲,鼻著於香,口貪五味,每日飲食甘美,尚嫌粗劣不足。
他酒醉飯飽後,便呼呼大睡;睡足起來後,又沉溺於歌舞。一切朝政,均委託大臣們辦理。
他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沒有幾年使他胖得像條蠢牛,呼吸短促,睡了不能翻身,站著或走動幾步,笨重的身體如載重負,不勝其苦。
但是波斯匿王欽敬佛陀博學廣識,一日嚴駕城外精舍,向佛訴說身體發胖後的種種苦楚,請教如何減肥之法。
如果你對周圍的人影響非常好,他們對你都很滿意,
還對佛法有興趣,那說明你有修行了。
你能把他們感化了,這才是你修行的進步!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28258423910063&set=a.187129798022930.41474.187113818024528&type=1&theater
皈依能夠得到多大的功德
勝過二萬年供養三千大千世界佛陀
從佛經中的一個公案,我們可以看出皈依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福德。有一次,阿難問佛一個問題:如果有人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夠得到多大的功德?
佛說:比如南贍部洲當中充滿了一果阿羅漢,有一個人在一百年當中供養他們一切娛樂的東西,而且還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在這些一果阿羅漢涅槃之後,又把他們的舍利收集起來,建造寶塔,再作前面一樣的供養。另外有一個人以純淨的心發誓說:我現在皈依佛法僧,那麼僅僅以此皈依的功德,就超過前面那人功德的一百倍、一千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比喻的倍數。
佛陀進一步作比較:
放下一粒種子,收穫一棵大樹;
放下一處煩惱,收穫一個心安;
放下一種偏見,收獲一種智慧;
放下一種執著,收穫一種自在。
人生不是贏在獲取,而是贏在放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50509778351245&set=a.111676228901272.12112.109094809159414&type=1&theater
國曆5月/藏曆3月具香月
功德日請持續吃素、念佛、持咒、放生、施食、佈施
【具香月】
紀念吉祥時輪法會,殊勝月每日功德善惡行乘一萬倍。
5/1〈四〉藏曆3月2日,具香月功德日,善行與惡行乘一萬倍。
深深記取,業與障如何消盡
消盡惡業的方法有四種:
一、是發起度化眾生的無畏菩提心,可以消盡業障;
二、是入無上大圓滿的境界,證悟等淨之實相,無有輪迴涅槃取捨,可以消盡業障;
三、是具足四對治力,修持金剛薩埵,懺悔無始以來之業障;
【無量光.無量壽的祝福】彌陀來迎
《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
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即遣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普賢菩薩、
法自在菩薩、師子吼菩薩、陀羅尼菩薩、虛空藏菩薩、佛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