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文殊菩薩
願具足等量的智慧...駕馭慈悲
願具足等量的智慧...超脫輪迴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86554598118167&set=a.315164908590470.84243.315154371924857&type=1&theater
【願】文殊菩薩
願具足等量的智慧...駕馭慈悲
願具足等量的智慧...超脫輪迴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86554598118167&set=a.315164908590470.84243.315154371924857&type=1&theater
能利益一切龍族的諸佛名號
《大雲輪請雨經卷上》節錄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復次龍王。有大雲所生加持˙莊嚴威德藏˙變化智幢˙降水輪吉祥金光。毘盧遮那一毛端所生種性如來名號。汝等亦復憶念受持。持彼如來名號者。一切諸龍種姓族類。一切龍王眷屬徒眾。并諸龍女生龍宮者。所有苦惱悉皆除滅與其安樂。是故龍王應當稱彼如來名號。
南無毘盧遮那藏大雲如來
南無性現出雲如來
南無持雲雨如來
南無吉祥雲威如來
尊貴的五種的因緣(宣化上人開示)
第一要普遍做布施,施惠普廣。惠是恩惠,對任何人都布施,都有一種慈悲心,很普遍的,廣大的對一切人慈悲,這是第一種。
第二要恭敬父母師長。不能說父親生了我,我非常的仇恨他:“為什麼你要生我?真是混帳!”自己罵自己的父母。或者對自己的師父生一種心:你這個師父,讓我一點自由都沒有,什麼都要聽你的話,這個太不公平了,對師父有種種不滿意。面對著師父又叩頭,又頂禮;背著師父就亂講起來了,這叫不恭敬父母師長。這是不生尊貴家的一個理由,你看厲害不厲害呢?你不要管我這個師父好不好,你不能講的,你若一講就有罪過,將來你就不會生尊貴之家。所以第二要恭敬父母師長。前面是不恭敬,這個就要恭敬,要恭敬父母,恭敬師長。
第三要恭敬禮拜三寶。前面是不恭敬三寶,不禮拜三寶;這就要恭敬三寶,要禮拜三寶,和一切的長者。
第四種要忍辱,沒有瞋恚,還要柔和謙下。誰罵你一頓,你也要歡歡喜喜,一點都沒有煩惱。有人罵你,你要忍耐;有人打你,更要忍辱,修忍辱行,沒有瞋恚,不發脾氣。所以要得到好的果報,那都是不容易的。然後又要柔和謙下,對任何人都很和氣,很客氣。
第五種是什麼?是博聞經律,多多聽經,多多聞法,多多學習戒律。
有這五種的原因,所以做尊貴人。尊貴人既有錢,又有勢力。但並不是說有錢有勢,這就好了,這都是宿世修來的。要是完全有這五種原因,那就更好;要是單有一種,也就不會生到貧窮下賤的家庭去。所以為什麼有人就那麼好?那麼尊貴?這就是前生修來的,不是今生這麼簡單就得到這種福報的。這樣的人也不經歷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苦,因為他有這五種原因,所以就可以直接生到尊貴的家庭裡頭。
http://tw.myblog.yahoo.com/jw!wqrrz2eaERu7sJDy_19s6Wg-/article?mid=58969
廣化法師超度母親 親眼見其升天
廣化法師開示
我的母親在大陸死了,我把出家功德回向給她,我就親眼看到我母親升天,這是真真實實的事情,地點就在基隆大覺寺的七寶塔下面的地藏殿。
殿內四週放置骨灰,中間供奉著地藏菩薩的金身。有一天晚上,我夢見我的母親死在監牢裡面,然後,她由監牢裡走出來,拉著我,很淒慘的說:“孩子!趕快來救救我呀!”我說:“媽!你怎麼會在這裡呢?”她說了很多話,人家如何的把她禁閉在這裡,還害死她,要我趕快去救她。我說:“好!您等等,我一定來救您。”身子一動,就醒來了。噩夢乍醒,坐在床上,我作此惡夢的時候,正在基隆大覺寺戒壇裡。
土地公的由來
「人民過的很貧困,三餐不濟,我們幫助他們吧!」收稅官張福德收稅時,看見許多民眾生活窮苦,根本沒有能力繳稅,忍不住對身邊的老伴說。
民間相傳古早古早周武王年代,擔任朝廷總稅官的張福德,非常愛護百姓,經常寬緩繳稅日子,自己時而貼補,百姓遇到困難,他都盡力去幫助,視百姓痛如己痛;所以總是看見他汗流浹背地奔走在田埂或街道上,為大小事忙碌。
過世後,新任的稅官不同於張福德的仁慈,常逼迫人民,民眾便開始想念過去;後來有一貧窮人家用簡單的石頭為他和夫人蓋石屋祭拜他,沒想到不久後生活開始好轉,看到這樣的情形,人民想張福德還默默庇佑著大家,於是共同為他建廟,並尊稱他為「福德正神」。
夫妻因此被神化,人們習慣稱他們為土地公與土地婆,管理地方大大小小的事。從周武王B.C.1054年算起,土地公公近3100的歲數,比耶穌還早了1000多年。
http://tw.myblog.yahoo.com/arts-tw/article?mid=43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dgz4gsjpn8&feature=share
摘要:
我們學佛的人當然要恭敬三寶,皈依三寶,甚至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
有很多佛教徒問:「我們皈依佛之後還能拜神嗎?」
我們是皈依佛,但是對世間的神明要尊重供養,特別是土地公,照顧我們全家平安賺錢,幫助我們修行的,所以我們初一、十五一樣要水果、清香感恩土地公,土地公護持三寶,這才是正確的。
〈自序〉
生死之間
我生長在長江下游的農村,氣候的變化、江水的起落、農作物的豐收與否,幾乎主宰了我們的生活命脈,而我就從大自然中看到一些畢生難忘的情景。
有一次,我看到一條蛇正追捕一隻小青蛙。青蛙本能地奮力跳躍向前,以保性命。跳著跳著,不一會兒,小青蛙突然停了下來,轉身面向大蛇,竟然躍入蛇口,讓蛇一口吞下。我想不是所有的青蛙在同樣的處境下,都會有類似的反應;而這隻小青蛙卻在極端恐懼和絕望之下,放棄逃生的意志,做出自投蛇口,等於自殺般的行為。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為何叫“白馬”?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位於古都洛陽城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殿閣崢嶸,寶塔高聳,鐘聲常鳴,呈現出佛門靜土特有的清幽、肅穆和神聖氣象。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朝廷斥資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漢使之請,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翌年,明帝昭命於雍門外興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命名為白馬寺。
白馬寺建成後,攝摩騰⋯⋯、竺法蘭二高僧在其內,譯出我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從此,法輪東轉,佛像生輝。白馬寺逐漸成成為中國佛教活動中心,並吸引日本、朝鮮、越南等地僧人來拜佛求法。北魏時,有三千多西域僧人來洛陽進行佛學交流。
高慢之人他得果報是怎麼樣呢? 淨界法師
我們看經文的第三段─慢。
所謂的慢是一個高舉相,就是這個人仗恃自己的功德,把自己的地位高舉了,因為高舉的關系,就帶動很多、很多貪愛的煩惱,也容易去造一些罪業。
慢 習
總標: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網路照片
惡道眾生和中陰眾生盼的就是回向!索達吉堪布
由回向給眾生帶來利益的事例,古往今來在高僧大德的傳記中比比皆是,佛經中也不勝枚舉。我曾經講過,佛陀在廣嚴城的時候,那裡的信眾準備在第二天迎請佛陀,供養午齋。當天晚上,有五百餓鬼來到佛陀面前請求:“
明日供養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給我們?”佛陀明知故問:“為什麼要回向給你們呢?”那些餓鬼回答:“我們是廣嚴城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業而轉生為餓鬼。”佛陀說:“你們明天前來就可以,不來的話,不行!”餓鬼們說:“我們長相這麼醜陋,若被親朋好友看到,實在不好意思。”佛陀說:“如果你們不來,我也沒辦法回向。”最後餓鬼們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回向時,五百餓鬼如約前來,廣嚴城的人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佛陀告訴他們:“你們不要害怕,這些餓鬼是你們父母轉生的,祂們生前為了你而造惡業,如今變成這樣的身相,是否能將善根回向給祂們?”人們回答說:“既然如此,無論如何也要回向給祂們。”佛陀回向後,那些餓鬼都轉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所以,回向對眾生真的有無量利益。一般來講,中陰界的很多眾生,沒有機會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在人間行持善法,就希望他們能將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們如果聽說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較熟悉的人,應該馬上念《普賢行願品》、觀音心咒來回向,這樣他們一定能受益。
回向是可以實現的,它是有功德、有力量的。《地藏本願經》中有一個公案說,很久很久以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出世,像法時期有一婆羅門女,善根深厚,信仰佛教極為虔誠。但她有一個邪見較重的母親,不但不信佛教,反而誹謗僧眾、輕毀三寶。婆羅門女想盡一切辦法勸母親,但始終無法轉變她的觀念。後來母親過世,婆羅門女很傷心,據母親生前種種,推知她肯定墮入了惡趣。於是婆羅門女變賣家產,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在佛像面前一直虔心祈禱。之後,感得佛陀在空中告訴她,要想知道母親轉生何處,回去誠心念佛號即可。
婆羅門女回去後,一天一夜不斷持念佛號,以佛的加持和威力,她看到自己來到地獄,並目睹了各種苦難慘境。有一鬼王名為無毒,前來迎接她。她問這是什麼地方,鬼王說:“這是鐵圍山。”“鐵圍山不是地獄嗎?我怎麼會來到這裡?我母親是不是轉生到這裡了?”鬼王告訴她:“你母親本來在此受苦,但3天前已經生天了,因為她女兒為她設供修福,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婆羅門女回到人間後,對因果更加深信不疑,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佛陀告訴大眾說,當時的婆羅門女,即當今的地藏菩薩;當時的無毒鬼王,即當今的財首菩薩。
善惡業果報成熟的幾種情況 達真堪布
果報的成熟有三種情況:現世現報、來世再報、生生世世以後再報。好比我們種莊稼一樣,有些莊稼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有些莊稼幾個月後才可以收獲,有些莊稼甚至要一年後才能收獲。
在哪些田裡“種莊稼”收獲快呢?佛講,在福田、恩田、悲田裡播種收獲快。
福田是佛、菩薩、上師。他們是種福最好的良田,故稱為福田。以他們為對境,無論是修善業,還是造惡業,果報成熟得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現世現報。若是恭敬他們,供養他們,果報非常殊勝;若是輕視他們,傷害他們,惡業非常嚴重。
恩田是現世的父母。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以他們為對境做善事或造惡業,基本上也是現世現報。還有其他如父母般的恩人也屬於恩田。不能恩將仇報,要知恩、念恩、報恩,否則罪過也非常嚴重。
悲田是可憐的眾生。比如對病情嚴重的人,對處在艱難困苦當中的眾生,對處在哀愁、絕望境地的眾生等,做善事了,果報非常殊勝、不可思議。若是不憐憫他們,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甚至還對他們進行誹謗或傷害,惡業也非常嚴重,基本上都是現世現報。
毛病越少,命運就越好 達真堪布
人都有傲慢心,看見的都是別人的缺點和毛病,都是自己的優點和功德,根本看不見別人的優點和功德,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所以總是埋怨別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根本不會考慮對方,只考慮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別人的感受。
你跟家人吵架的時候,也是光知道自己的感受,“我太委屈了,我太受傷害了,我太苦了……”總是“我我我”,根本不會考慮對方。對方也是一樣啊,他也是那麼想的,他認為他受委屈了,受傷害了,他認為他煩惱痛苦。你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總是傷害對方,和不起來,吵吵鬧鬧。
什麼叫有智慧?有神通,知道很多秘密;有神變,能在天上飛。這不是有智慧,一般的餓鬼、傍生都有這樣的能力。不看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只看別人的功德和優點;不看自己的功德和優點,只看自己的缺點和毛病。能做到這樣,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很快能學到別人的優點和功德,改變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他逐漸就能改變自己所有的毛病和缺點,學到別人所有的功德和優點。你就這麼去做、這麼去修,一定會解脫,一定能成就。如果你沒有這樣,永遠都解脫不了,成就不了。
你暫時得到了世間的利益,你權力再大,實力再強,名利再多,但是煩惱依舊、痛苦依舊,不可能解脫,不可能成就。如果想解脫、想成就,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去做。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裡,不管是在寺廟裡還是在壇城裡,無論何時何處,你都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把別人放在最高處。你能把自己放在最低處,實際上你就在最高處;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實際上你就在最低處。一定要這樣調整自己,改正自己。改變命運的過程,就是改變毛病的過程。你的毛病越少,你的命運就越好。
“上師,我學得怎麼樣?我修得怎麼樣?”不用問。學佛了,修行了,越來越輕鬆了,越來越自在了,越來越覺得幸福快樂,煩惱毛病越來越少了,就說明了你有修行了,而且有進步了。現在很多學佛的人都是,學了那麼多年,但是煩惱依舊,痛苦依舊,個性那麼強,煩惱那麼多,就說明了你沒有學好,沒有修好。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摩揭陀國閑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剛堅固無量妙寶共所莊嚴紅蓮華臺師子座上,與十不可說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極微塵數大菩薩俱,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無量大眾前後圍繞。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不可思議光王,承佛威神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諸佛國土時分莊嚴,有勝劣不?」
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訶世界釋迦牟尼佛土一劫,於極樂世界無量光佛土為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固歡喜佛土為一晝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輪音世界極妙圓滿紅蓮敷身佛土為一晝夜;
不退輪音世界一劫,於絕塵世界法幢佛土為一晝夜;
1936年「上海護國息災法會」緣起,恭請印光大師登座說法
一九三一年,長江沿岸發生一場空前浩大的水災,受災範圍東起江蘇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長城關外。這次水災被廣泛認為是有記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自然災害,死亡人數估計在三百七十萬到四百萬人。
災難發生後,全國各界發起救災活動,爾後上海佛教界恭請淨宗大德印光法師為信眾開示。一九三六年,滬上佛教人士發起在覺園「上海佛教淨業社」啟建上海護國息災法會,印光大師應邀前往登座說法。護國息災法會自 農曆十月初七 日開始,至 十月十五日 圓滿。
大師每日作開示法語,發揮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提倡信願念佛,宣講了脫生死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這八天開示的內容後來彙整為一本冊子,就是當前流傳甚廣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法會結束後翌日,大師在上海覺園講三皈五戒,收皈依弟子達千餘人,上海的淨土宗風又一次為之大振。其後,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寺每年都有許多人前往受皈依,但集體收皈依弟子,此為最後一次。
◎吃素念佛為護國息災根本
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 (淨慧法師)
各位大德:今天講一個持誦《心經》的功德感應。
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
玄奘法師本人就是持誦《心經》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萬里孤征,經流沙,過火海,受盡種種苦難。這些苦難有的是來自道路險阻,有的是來自自然界的惡劣氣候,也有的是來自人為的土匪搶劫,總而言之,困難重重。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些困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在玄奘法師沒有啟程去印度之前,曾經到過四川,那裡有個空惠寺。他在那裡遇到一位有病的法師。這位有病的法師知道玄奘法師發願西行取經,讚嘆不已。這個有病的法師來自印度,他熟悉到印度的路程,便告訴玄奘法師,此土到天竺有十萬里程,不但要翻山越嶺,還有種種人為的障礙,憑個人的力量要想克服取經路上的諸多困難,極其不容易。接著就把從東土到天竺,路途上所要經過的種種艱難險阻向玄奘法師描述了一次。
描述完了,又對玄奘法師說: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如果能夠受持這個法門,就可以保你往來西天一切平安。玄奘法師聞聽此言,非常的歡喜,當天夜裡就請那位有病的法師傳授「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當時是通過口授,而且是用梵語口授,玄奘法師學會了,接受了這個三世諸佛的心要法門。第二天早上,玄奘法師再去找那位有病的法師,卻怎麼也找不到了,不知何往。玄奘法師對此心領神會,覺得這個病僧決非等閒之輩。
【大的真諦】星雲大師法語
一、大智若愚
二、大器晚成
三、大富若貧
四、大事小聲
遇緣則有師
我很喜歡《佛說放鉢經》裡的一段話,釋迦牟尼佛說:
「我今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他大威神力所加被。譬如世間小兒之有父母,文殊師利者,佛道之父母也。」
文殊師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也是最有智慧的菩薩,他在釋迦成佛的時候是佛的弟子,但在釋迦未成佛時卻是佛的老師,他同時是無量諸佛的老師。這實在是非常奧妙的關係,有一點像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
文殊菩薩是七佛的老師,文殊的老師是誰?從前,有一位和尚就有這樣的疑問,他問石頭希遷禪師:「文殊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
禪師回答:「文殊遇緣則有師。」
降伏內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賓陀羅婆羅陀闍在婆磋國遊化,住在首府拘睒彌城東南瞿師羅富家長者所佈施的林園中。
一天,婆磋國優填那王來尊者賓陀羅的住處拜訪,看到瞿師羅園中,有許多剛出家的年輕比丘,跟隨著尊者修學,就好奇的問:
「婆羅陀闍!為什麼這些充滿青春活力、欲望正強的年少比丘,能夠來此而安於離欲的出家生活,而且準備一輩子都過這樣的生活呢?」
「大王!佛陀這樣教導我們:『比丘們!當看見像自己母親那樣年齡的女人,應當將她想成是自己的母親;當看見像自己姊妹那樣年齡的女人,應當將她想成是自己的姊妹;當看見像自己女兒那樣年齡的女人,應當將她想成是自己的女兒。』大王!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充滿青春活力、欲望正強的年少比丘,能夠在這裏安於離欲出家生活的原因了。」
「但是,婆羅陀闍!如果將所看到的女人想成是自己的母親、姊妹、女兒,還是起了欲念,對這樣的人,有更好的方法嗎?」「有啊,大王!佛陀這樣教導我們:
『比丘們!應當從腳掌以上,頭髮以下,從裏到外,觀想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充滿著血、肉、黏汁、排泄物等等噁心不淨之物,沒有任何部分是潔淨漂亮的。』大王!這樣,就能讓比丘們安於過離欲的出家生活了。」
「但是,婆羅陀闍!如果一位還不能從自己身體、戒律、心念、智慧開展出修行的人,雖然修了不淨觀,但對某些部分還是會冒出淨想而生起欲念,對這樣的人,有更好的方法嗎?」
美麗的危險
《三慧經》中說:「山中揭鳥,尾有長毛;毛有所著,便不敢復去,愛之恐拔罷;為獵者所得,身坐分裂,而為一毛故。人散意念,恩愛財產,不得脫苦,用貪故。」
這個比喻成白話是:「山裡面有一種揭鳥,牠的尾巴有很長的毛。這長毛如果被夾住了,牠就不敢離開,因為牠愛自己美麗的長毛,怕一走開就拔斷了。因此被打獵的人抓住了,身體被撕裂分散,全是由於牠愛惜一根長毛的緣故。人也是一樣,清純的意念失散,愛惜自己的財產,不能脫離苦海,全是因為貪心的緣故。」
讀這段經文令人心生警惕,在真實的智慧裡,擁有越多的外表之美,以及愈多的財富物質,就愈是得道的障礙。也愈是失身的陷阱。如果一個人能看破皮相,捨棄財寶就有可能在其中找到智慧的根苗,因為皮相無常,轉眼分散;寶物無常,死後不能帶走 ━ 也正是這樣的無常才成為世間煩惱的處所。
釋迦牟尼說:「人聚財寶,譬如蜜蜂釀蜜,採取各種花卉,經過許多時日的勤苦,一旦釀成了,人便拿去吃,牠自己吃不到,只是疲憊而已。人也是這樣,東奔西走,求這個做那個,把財寶累積起來,辛苦不能形容。直到死時,別人拿走他的財產,自己反而得了重罪,所受的苦,難以衡量。」(三慧經,改寫成白話)
這是易懂的道理,自己擁財富固然辛苦,留給子孫可能反而害了子孫,我們看多少富家子弟揮霍無度、荒淫放縱,只是依恃祖先留下的財產,不但遠離智慧清淨日遠,最後常身敗名裂,身陷囹圄,連祖先都連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