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唸、碎碎唸…,爸媽一定要忍住
文.書摘試閱/盧蘇偉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7356
「媽,你很煩你知道不知道!」
「小儒,你說什麼?我好心從樓上追下來提醒你,你竟然說我煩,以後我都不理你了,我不要當你媽了,你去叫別人媽好了。」
「媽,妳真的,真的,很煩,煩,煩!」
我在樓下遇到鄰居林太太和孩子的衝突,我常見她和孩子起衝突,她似乎也習慣了孩子這樣對待她。
「盧老師,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這麼叛逆嗎?」
「小儒這算叛逆嗎?他都要上學了,妳還不放心的從樓上追下來交代事情,他這樣反應,只是想讓妳知道,妳這樣做讓他不舒服而已。」
「他說那麼多個『煩』,唉,如果他不是我兒子,我才懶得理他呢,我提醒他別忘了問老師課後輔導的事,他這是什麼態度啊?」
小儒已經是國中生了,媽媽還把他當小學低年級的小小孩看待,一件事總要千叮嚀萬交代。媽媽的解釋是孩子常粗心大意,而且非常被動,所以她才要不厭其煩地盯著他。
**讓孩子知道你信任他
「如果妳是我媽,我可能會有更激烈的反應。」我分析 林 太太讓小儒覺得不舒服的原因:
第一,重提一件事,他覺得不被信任,如果他真的忘了,也不會感謝媽媽的提醒。
第二,青春期的男孩,內在裡常有許多想法在流動,媽媽講話的模式常會打擾到他,讓他覺得不耐煩。
第三,通常孩子只會對媽媽粗言粗語,直來直往,因為他是媽媽生的,他信賴媽媽可以諒解他,但這樣互動的模式不好,雙方都會覺得不舒服。
「要怎麼做呢?我每天都快被他們父子氣死了,對我都沒好口氣,他們有脾氣,我也有啊。」
男性女性講話的模式大不同,女人通常會依情緒的變化過程來描述事情,但男人比較想知道重點和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不想聽一些無關的『廢話』。如果他們聽到或感覺到不舒服,他們就會大吼小叫的發脾氣,結果常被自己一觸即發的脾氣所困擾。
林太太頗覺不平:「你們男人不舒服可以發脾氣,女人不舒服只能躲著偷偷流眼淚?」
「我這樣說,不是想替你家的男人找發脾氣的藉口,而是想讓妳了解,能讓自己好過一點,免得常受男人的委屈。」
有些男人會在成長過程中,覺知自己的性格和習慣,而不斷成長改善;但大部份男人不會改變,因為沒有人告訴他,他處理情緒的習慣讓媽媽、太太和孩子,受了委屈。
「像小儒這樣的叛逆,我可以怎麼辦?」
小儒需要教導,媽媽則需要做改變。孩子已經長大,屬於他的功課和他自己可以處理的事,媽媽要慢慢放手,由他自己負責;如果小儒有情緒性反應,媽媽只要讓他了解,媽媽已接收到他的不舒服的訊息。
「謝謝小儒用如此直接明白的方式,讓妳了解他的不舒服。然後閉上嘴巴,看他有什麼反應。」
**為孩子做得愈少,愈是好父母
孩子從小嬰兒逐漸長大,媽媽一直被孩子需要,到了小學高年級,我們要有準備,放開我們的手,讓孩子獨立飛行。尤其上了國中,爸媽更要退居孩子的後方,讓孩子學習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男孩子的教養,更需要如此,如果父母愈晚鬆手,孩子就會愈被動,而沒有責任感。
「如果孩子犯錯或交到壞朋友,走上不好的路該怎麼辦?」
人都有趨利避害、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本能,當沒有人替他負責,他才會全神貫注地關心自身的問題。許多孩子被大人照顧太多,失去了自我警覺以及為自己負責的本能。
我認為,孩子若是為了父母老師才去讀書、寫功課、做好他該做的事,是很可悲的。我的結論就是,「為孩子做得愈少的父母,才是愈好的父母,」這是我常提醒自己的。
至於孩子的粗暴態度,要在生活中慢慢導正,我們只要不重複無效的方式,找到讓孩子欣然接受我們的提醒或教導的模式,讓孩子學得正確的人際互動習慣,培養被人喜歡和信任的特質,有益他未來各種發展的機會,這就是我們可以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孩子應有的態度,是學習謝謝那些願意提醒他、教導他的人。這樣的回應要從生活中不厭其煩地練習,直到孩子學會每次被教導都會先感謝,再解釋自己的行為。
我們正在聊,我的孩子匆匆忙忙從樓上衝下來,和我們打個招呼,就急著要到學校,他每天都要趕在遲到前的一分鐘才出門,我忍不住想要對他叨唸,話才到嘴裡,看到林太太的眼神,我馬上把話吞了回去,「怎樣當父母說的容易做來難,妳看看我們家這顆豆仔子,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
話還沒講完,已經走一段路的我兒子,大包小包撞落一地,我忍不住「啊」叫出來。
林太太忍不住笑了。「爸媽都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忍住,孩子的事由他自己負責,一定不要為他多操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