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指出 食用紅肉增加罹癌風險

文章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http://tw.green.charity.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5/14/11j.html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PNAS)日前發表一份報告指出,食用紅肉和奶製品會增加罹癌風險,這項研究並獲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支持。

研究者是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醫學院一對醫生和科學家的夫妻檔組合,他們提出一套機制解釋這個現象,並實驗證明這個想法。

瓦爾基夫婦(Ajit Varki and Nissi Varki)認為,紅肉和奶製品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人體無法生成的分子,被組織吸收後會促進腫瘤生長。

這個人類無法自然合成的分子是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Neu5Gc),屬於一種聚糖分子,會在攝取紅肉後進入人體組織中。

羊肉、豬肉和牛肉中都含有Neu5Gc,牛肉和牛脂肪中含量特高;蔬菜、水果、雞蛋、家禽和魚類中含量極低,甚或測不到。

一旦攝入含有Neu5Gc的食物,體內就會產生辨識Neu5Gc的抗體,瓦爾基在2003年在PNAS的研究報告便已提出,這個免疫反應可能會造成長期發炎反應。

瓦爾基夫婦的研究認為,這種發炎反應可能會促進腫瘤發育。瓦爾基表示:「我們先前發現,腫瘤組織比正常組織含有更多Neu5Gc,因此預測Neu5Gc應該有助於腫瘤發育。」

科學家已經知道,長期發炎可以刺激腫瘤發生,因此瓦爾基研究團隊便想探討,為什麼含Neu5Gc的腫瘤能在出現Neu5Gc抗體的環境中繼續發育?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病理教授瓦爾基博士(Nissi Varki)說明:「我們的假說是,在有抗體的環境中,Neu5Gc會在腫瘤內累積,而這樣長期輕度發炎會促進腫瘤發育。」

這項實驗是利用無法生成Neu5Gc的特殊品種老鼠,來模擬食用紅肉前的人體環境,隨後研究人員將含有Neu5Gc的腫瘤細胞送入老鼠體內,並以Neu5Gc抗體注射半數老鼠。

Neu5Gc抗體會誘發老鼠體內的發炎反應,且腫瘤生長速度也比對照組快。而對照組的腫瘤較不具侵襲性。

其他團隊已經發表的相關研究顯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因此,瓦爾基團隊便以非類固醇消炎藥餵食實驗組老鼠。

這個藥物處理的確減低Neu5Gc抗體的作用,減低腫瘤尺寸。

撰文者:鄭佳宜編譯;禾引審校
圖片來源: E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