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肆、               《善生經》對現代人的心行指導

 

現代全人類所面臨的各式各樣問題,不論是屬於個人的,或是家庭的,或是社會的,乃至全人類的,究竟一切問題產生的根源,不外乎來自人心的貪、瞋、癡、怖、見、疑。因此,如何正確認識貪、瞋、癡、怖、見、疑的理體與事相,轉化貪、瞋、癡、怖、見、疑為無貪、無瞋、無癡、離怖畏、正見、正信。推動世人戒止貪、瞋、癡、怖這四種惡心行,增長戒、定、慧三學和慈悲喜捨,是維護世界和平,使世人獲得善生的的根本法門。否則,貪、瞋、癡、怖這四種惡心行,在現代科技與科學的推波助浪下,殺、盜、淫、妄、酒及毒品的禍害勢必越演越劇烈,世人將永無安寧之日,永無安身之處,永無安命之時。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說應遠離貪、瞋、癡、怖四種惡法,在《中阿含.善生經》說:「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云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欲恚怖及癡,行惡非法行,彼必滅名稱,如月向盡沒。』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斷欲無恚怖,無癡行法行,彼名稱普聞,如月漸盛滿。』」[1]

 

佛陀在兩段經文中明白告訴世人:貪、瞋、癡、怖是人類惡報惡生的根本,不貪、不瞋、不癡、不怖是善報善生之源,若要好生好活,必須要不犯這四惡行,並要遠離這四惡行。

 

一、戒貪的心行指導

 

究竟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無不是因於人類心中的貪念、瞋念、癡念、怖念、見念、疑念等心因,發起惡勢力,推動身口造作前述的殺、盜、淫、妄等惡行,害人又害己,也給親眷和社會帶來災難。

 

貪,即貪欲、貪愛、貪著,指追求財、色、名、食、睡等人生的欲望而無厭足的精神作用,是對己所喜好的人事物等境界,生起貪著愛染的心,引生五取蘊而產生種種苦厄。貪如毒,能毒害一切善根,令一切善不生;貪如火,能燒毀一切功德林;貪如染,能染著財、色、名、食、睡等五種眾生的欲求,能染著色、受、想、行、識等五取蘊,能染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貪如纏縛,會令心失去自由;貪如蓋,會覆蓋善因、理性、智慧、本有的清淨心;貪如賊,會賊害善因;貪如軛,套載諸煩惱。能染的範疇非常大,其對象非常廣。心貪則苦厄至,貪財為財所苦,貪男歡女愛為男歡女愛所苦,貪親情為親情所苦,貪名利為名利所苦,貪食為食所苦,貪睡為睡所苦,貪煙、酒、毒為煙、酒、毒所苦,貪賭為賭所苦、貪遊戲為遊戲所累,貪權勢為權勢所縛,貪股票為股票所困,貪寵為寵所困,貪土地為土地所困,貪清閒為清閒所困,貪人情被人情所困,貪物為物所困。被困被苦被縛還只是惡之初,可怕的是貪心強力作用時可能帶來殺戮、搶劫、姦淫、妄語、詐欺等一連串的惡行,害自又害他。

 

世親在《俱舍論》卷二十廣引諸經,說明有情眾生緣五欲之境,起種種貪欲,纏縛其心,故又將貪稱之為軛、欲軛;並列舉出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等纏縛我人的心。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載,貪欲係由取蘊、諸見、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受用之過去境界、惡行、男女、親友、資具、後有及無有等十事而生;經由以上十事所生起的貪,依序稱為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俱舍論》卷二十二將貪分為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貪真是形形色色,族繁不及備載。

 

貪欲無窮止,無有厭足時,有人貪到至死方休,有人至死不休貪。佛陀特別借自己昔日本生因地修行,作轉輪勝王頂生時,因貪得無厭而死於貪的故事,告誡世人要知足、要戒貪。故事出自《頂生王因緣經》[2],大意是:「頂生王征服四天下後,率兵上天界,想佔領天界,篡奪天王之位,卻因此貪念,而從天上墜回人間,一命嗚呼。頂生王死前告誡遺眷及文武百官,應引頂生王的貪事為戒,切不可貪得無厭,並留遺偈言:「苦哉世間貪欲境,金寶雖豐無厭足,是中樂少苦還多,智者如應能覺了乃至天中妙欲樂,貪愛心故不解脫,何人能盡於愛源,唯佛如來聖弟子。假使廣積其真金,與須彌山量齊等,無人能生厭足心,智者於斯而善覺若思所欲為苦因,彼於欲境何貪愛,貪等是為世所憂,智者調伏應善學!」

 

公務員的貪污、商人的製造假貨、股票被套牢、錢財被坑詐,不當投資、被設計仙人跳等,究竟其由,無非「貪財」二字。

 

「諸苦盡從貪欲起」,身心苦楚名惡生,身心安樂名善生;少欲知足心安泰,貪欲不知足,墮入大火坑。

 

二、戒瞋的心行指導

 

瞋,是對有情眾生生起怨恨的心理作用。《成唯識論》卷六謂,對違背己意的有情眾生生起憎恚,致身心熱惱,不得平安的心理作用,名為瞋。忿、恨、惱、嫉、害等都是相隨而來的煩惱。佛法中所謂的三不善根、三毒、五鈍使、五蓋、六根煩惱、十惡等,瞋統通有份。

 

貪是從喜愛的對境生起,瞋則從違逆(不順心)的對境生起。瞋,是修學佛道的最大障礙,故佛常在諸經論中廣為提示以警誡世人。《大智度論》卷十四:「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3]又同論同卷:「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餘結無此重罪。如釋提婆那民問佛,偈言:『何物殺安隱何物殺不悔?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何物殺而讚何物殺無憂?』佛答偈言:『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殺瞋諸佛讚殺瞋則無憂。』[4]偈中的「殺」是消滅之意。瞋的相反是無瞋、不瞋。無瞋是對違逆於己的情境不起怨恨之心,是對治瞋的精神作用,是三善根、十一種善心所之一,是慈無量心的當體。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人類社會的打打殺殺和相互傷害,往往只因主事者的一念瞋心生起,引發忿怒,勾起怨恨。瞋恨和忿怒,容易導致心臟疾病,引發心臟休克,乃致死亡;或令人喪失理性,鑄下種種過錯,而致悔莫及。有人因瞋心起時開車,發生車禍害人害己;有人因瞋心起而忿怒殺人;殺妻殺夫多半是此因。有人因瞋心起,打罵他人,招致民刑事官司臨身;有人因瞋心起傷害親情,或損毀財物。

 

一、               戒癡的心行指導

 

癡,即愚癡,又稱作無智、無明,是不明事理的心理作用。即心識闇愚、迷惑,對人事物不能作真確的判斷,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三毒之一,三不善根之一,是一切煩惱的源頭。《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六載,癡有無智、無見、非現觀、惛昧、愚癡、無明、黑闇等異名;同論卷五十五說隨煩惱中的覆、誑、諂、惛沈、妄念、散亂、不正知等,都是隨癡生起的作用。所謂無明生妄想,無明生顛倒,無明生煩惱,眾生因無明而起種種行業,因行業而有種種果報。眾生的無明,有今世的無明、前世的無明、有無始的無明。癡被列為三不善根之一,是因為癡不但會障覆諸善的生起,也會生起諸惡,帶來種種愁苦。無明是有情生死輪迴的根本。邪知、邪見即是無明,人類因無明而活得不明不白,因無明而犯種種惡行,因無明而興起人我是非,因無明而追求男歡女愛、因無明而追求五欲六塵,因無明而有生老病死,因無明而有憂悲苦惱。所謂痴心生妄想,妄想起時人顛倒,人若顛倒,諸苦連連無盡。

 

反之,若心處於清明的狀態,則稱為不癡、無癡。不癡被列為三善根之一,是因為心不癡時,心即明,心明時,智慧生,智慧起用時則能照破萬有,正見諸法實相。心識若癡迷時,必須靠智慧來度。智慧是療治愚癡的妙方。

 

 

二、               離怖畏的心行指導

 

怖,即恐懼害怕。佛在《八十華嚴經》卷三十四指出,未悟的眾生有五種怖畏:()不活畏,害怕生活不安,常積資財。()惡名畏,恐懼他人譏謗,名聲受損。()死畏,畏懼命之將終。()惡道畏,恐懼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中。()大眾威德畏,怯畏於大眾,面對大眾時缺乏自信,感覺畏懼、不自在。[5]

 

怖畏、恐懼,是因心識黯愚無明而生起;或因心有罣礙而生起。因癡則有我執、法執,有我執、法執就會患得患失,心起患得患失即有壓力,有壓力即有怖畏、憂愁、抑鬰、苦結。近年來,由於社會的變數太多、太大,人的壓力也相對變多、變大,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感和不可預期,令世人心有千千結,和諸多憂慮怖畏,導致憂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因憂鬱症而自殺的案例,舉世不斷上升。因此如何遠離怖畏、憂愁,不只是生活品質的問題,而是關係到生命與活命的重要問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家庭與社會的問題。

 

有學、無學的聖者,有小怖畏,而沒有大怖畏;佛則完全離怖畏。凡夫因無明,所以常被無量怖畏、憂愁所苦縛。若要離怖畏,必須先要遠離無明,要離無明,則必須要靠般若的能量,《般若心經》:「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貪、瞋、癡、怖是人心病中最大的病,也是一切心病的根源,是所有病毒中最普及、最難免疫、最難療治的病毒,一旦患此四病,除了正信宗教外,無藥可治,而佛法的戒定慧三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和六波羅蜜都是最好的良藥。



[1]大正藏Vol.1, p639b

[2]大正藏Vol.03, p .393a ~

[3] 大正藏Vol.25, p.167b

[4] 大正藏Vol.25, p .167a

[5]大正Vol.10,p.181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五方講堂 的頭像
    台中五方講堂

    生命電視 台中五方講堂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