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岩戶觀音
岩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九、能靜觀音
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十九、能靜觀音近照
二十、阿耨觀音
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二十、阿耨觀音近照
二十一、阿摩提觀音
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
二十二、葉衣觀音
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二十三、琉璃觀音
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
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二十五、蛤蜊觀音
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
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據《觀音慈林集》卷下載,唐文宗一向極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進貢為口實,大加收括民財,致怨聲載道。
觀音聞知後為解救眾生,變為蛤蜊,示現於皇宮的廚房。文宗見後驚奇,請終南山恒政禪師致問,乃知觀音化現教示,即下旨停罷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觀音殿,沿海漁民額手稱慶,家家奉供,稱為蛤蜊觀音。
二十六、六時觀音
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二十七、普悲觀音(夜叉身)
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
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二十九、合掌觀音(阿修羅身)
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三十、一如觀音(迦樓羅身)
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埸面。
三十一、不二觀音(緊那羅身)
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三十二、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
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三十二、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近照
三十三、灑水觀音(執金剛神身)
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三十三、灑水觀音(執金剛神身)近照
三十三、灑水觀音(執金剛神身)近照
三十三觀音像位於觀音閣下方,呈弧形狀排列,非常莊嚴。
三十三觀音像位於觀音閣下方,呈弧形狀排列,非常莊嚴。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