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因緣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congjay1204#!/photo.php?fbid=362133393874963&set=a.231737416914562.59854.100002349157256&type=1&theater

 

十二因緣 簡述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梵文Nidāna),佛教重要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緣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1]

【簡述】

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簡述如下:

  • 「無明」是指對「五蘊十八界等世間萬法因緣生而剎那生滅無常不如實知」,因對五蘊十八界等世間萬法因緣生而剎那生滅無常不如實知而生起貪愛,覺得五蘊是真實的、自己所擁有的,誤以為有我,因此在身口意上起種種善、染造作,此稱為「行」。
  •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現況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捨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文章出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81%E4%BA%8C%E5%9B%A0%E7%BC%9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十二因緣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