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大寶法王的證悟心要口訣

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所宣說的一切經典,

無不是在講說調伏自心的方法,

因此,向自心打商量並且去觀照,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欽巴(Düsum Khyenpa 1110-1193)

首先,讓不安定的心安定;

中間,讓安定的心穩固;

最後,讓穩固的心發揮功用——這樣的口訣,是最要緊的。

聽聞的智慧,要能認識煩惱;

思維的智慧,要能降服煩惱;

禪修的智慧,要能根除煩惱。

 

弟子的鏡子是上師,

弟子自心所有的,也會顯現為上師身上所有的。

 

總之,如果不想著上師的功德,只想著上師的過錯而不尊敬,這樣就沒有出離輪迴的方法。

 

就算有口訣還不夠,修持才是最重要的。

 

總歸而言,當臨終時睡在自己的臥鋪,吞下最後一口飯,親友們圍繞身旁,呼吸或長或短的喘著氣時,要能作到由光明走向光明,從喜樂走向喜樂,讓本尊空行前來迎接。

 

有怎麼樣的弟子,就會有怎麼樣的上師阿闍黎,

無邊十方國土哪裡有各種具緣的弟子,上師就會生往那裡,

 

由於獲得生死自在的上師阿闍黎,對於各種弟子來說,是不可能沒有意義的,

所以,直至未來的邊際,上師會不斷地為弟子而來,

 

因為上師的心,即是金剛總持的心。

 

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 (Karma Pakshi 1204-1283)

見地,就是顯相與空性無二無別;

修持,就是無漏的法身;

行持,就是無礙的本智;

三昧耶,就是清淨無垢;

果位,就是「自心即佛」。

 

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 (Rolpe Dorje  1340-1383)

不要看別的地方,就看著自己的心,

當你看著自心的時候,看不到任何能見的相,

 

所謂的見地呢,就是瞭解真的沒有「能修」和「所修」。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 (Deshin Shekpa  1384~1415)

僅只是一個法脈不能調伏所有的眾生,佛陀依著眾生各自的意願給予眷顧,自身對於自己的法脈若能如法而行,這就可以了。

 

痛苦時想起佛法,不算真實;

幸福時想起佛法,那才是真實的。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 (Mikyo Dorje 1507~1554)

如果一個弟子,對他所皈依的具德上師生起了想解脫輪迴的真實信心,

那麼,即使有人毀謗這位上師,他是不會生起貪著或瞋恨的。

如果有這樣之心生起,表示他並沒有真實的信心。

 

因此,一旦生起「依靠法與上師,就能得到解脫」的信心,

即使遇到讓自己和他人生起煩惱的因緣,自他煩惱只會完全平息,

 

除此之外,再不會有其他情況。

 

    能直接利益到眾生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間接的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而盡力去說法、思法、修法、集眾、立寺、建塔、塑像等,如此造福積德的一切思想與行動,將成為大菩提的因。

 

    若是沒有利益眾生的想法,或者就算有,但行為上卻做出會傷害眾生的聞思修與積聚福德的一切相似法,不會成為成佛的因,因此,需要善巧的放下。

 

    虔誠地頂禮一位菩薩,即是頂禮一切菩薩。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諸佛菩薩為了隨類調伏眾生,而不定地示現帶有各乘法教的化身,但事實上,法門只有一個,道只有一個,果只有一個。因此,你聽聞菩薩名號的信心而生的善果,與見到佛色身的福德而生的善果是相同的。

 

第十世噶瑪巴-確映多傑( Chöying Dorje 1604~1674)

在執著萬事萬物是恆常的無明輪迴中,我們一直陷於「我的」、「你的」的紛爭裡,到了判定善惡的牢獄時,自作的一切,肯定成熟到自己頭上。

因此,一切如母有情啊!因果的分別,不要顛倒。

http://cdxcn.blog.163.com/blog/#m=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五方講堂 的頭像
    台中五方講堂

    生命電視 台中五方講堂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