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807海濤法師法語

 

0701.「身為一位真誠修持悲心與菩提心的人,你必須培養安忍。為了能夠誠心修行、培養安忍,你需要一位蓄意傷害你的人。」

 

0702.「如果我們真的要為自己的利益與福利而努力,那麼就應該顧慮他人的福利,並重視他人的福利勝於自己的福利。」

 

0703.「菩提心自身就具備了清淨罪業和積累資糧的兩種能力;同樣的,自他相換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0704.「誰能夠做到自他相換,誰就是大乘修行人;這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成為大乘修行人的一個比較嚴格的標準。」

 

0706.「如果我們對諸佛、菩薩貼心愛惜的眾生心懷嫌隙的話,將與我們想學習的典範相違背,違背諸佛、菩薩的理想與覺受。」

 

0707.「透過思惟與禪修智慧,並長期精進地持續修行悲心與利他,你將能看到內心真的有改變。」

 

0708.「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獲得安樂且保護自己不受痛苦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為其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幫助他們獲得安樂,免於痛苦。」

 

0709.「「心」在佛教裡有廣泛的意義,涵蓋整個意識經驗範圍,包括所有的心念和情感。」

 

0710.「佛陀教法的重點可濃縮為一:心是一切經驗的源頭,改變了心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所有經驗的品質。」

 

0713.「佛法告訴我們要實踐能助長平靜、快樂和自信的事,並避免會引發焦慮、絕望和恐懼的行為。」

 

0714.「如果我們仔細探索四聖諦的教法,會發現意識(或心)在決定我們的苦樂經驗時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0715.「無上正覺和涅槃是我們在修行上努力而來的成果。可見我們在講無上正覺和涅槃時,就是在講一種心境。」

 

0716.「稱為勝義諦的原因,是因為在我們對世界的平凡認知層次裡,對我們而言,它是不明顯的,要深入探索才能發現的。」

 

0717.「成佛是指一個人已經圓滿明瞭實相的本性,並圓滿培養利他的願。所以佛是智慧與方便的圓滿呈現。」

 

0718.「在對事實的正確洞見中,悲心、利他心、菩提心(覺悟的心)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這些都是基於正確的心念。」

 

0720.「佛陀的教法一方面認為未調伏的心境等於苦,另一方面認為已調伏的心境等於樂和解脫。」

 

0721.「總之,正確的心念和情感,跟安樂和修行上的解脫有關聯,不正確的心念和情感,跟苦和不覺悟的處境有關聯。」

 

0722.「據說色身是圓滿覺悟者純粹基於為了眾生的緣故而存在的身相。圓滿覺悟者化現多種身形和外表,以進行各種事業來確保眾生的安樂。」

 

0723.「從佛法的觀點來說,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惡,就是美好的人生。如果去年造的善業多於惡業,就是一個好年。」

 

0724.「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恆心,就全部把它用到斷除貪欲上去。出離就是修善斷惡,這樣,才有辦法根除貪欲。」

 

0728.「為了證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眾生,就要捨離不好的行為,而要努力造作善業。」

 

0729.「工作時,憶念給自己工作的人,觀想他們仁慈。這樣的思惟能避免自己在工作上產生如瞋恚、抱怨、計較等惡劣情緒。」

 

0730.「長遠來說,你會獲得許多快樂、好的轉世,解脫乃至佛果。所以,即使感到修行困難,不能樂在其中,請勿喪失勇氣。」

 

0731.「佛教的修行者永遠專注於此刻當下。當下生起的種種是我們痛苦與束縛的所在,亦即是我們解脫之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五方講堂 的頭像
    台中五方講堂

    生命電視 台中五方講堂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