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DePK4UDew5U

 

 

《菩薩戒修學法要》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賣。

 

《菩薩戒修學法要講記》簡要科判及目錄

前言代序 ······························ 3

甲一、持戒意義 ··························· 7

甲二、戒體相狀···························34

甲三、持戒內涵··························· 63

甲四、懺悔方法 ···························183

甲五、結讚勸修 ···························192

 

前言代序

    當我們發心立願要行菩薩道,開始要在生命當中,積聚福德、智慧資糧的時候,都會面臨到兩種障礙:第一個是「學不懂」,不知道菩薩道該怎麼走;第二個是「學不完」,菩薩道非常寬廣,對於菩薩無量法門,不知道要怎麼學起。

    事實上,菩薩道的內在精神是非常深妙的,在經典上佛陀對於菩薩的要求:「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是一種緣起的中道思想。所以一個菩薩的基本思想,是要有所放下、有所追求的雙向思考。但是要拿捏好放下跟追求這個平衡點,是不容易的;經常不知道該放下,還是該追求比較好?所以就會產生很多矛盾。

    而且,從外在的行為來說,菩薩道的實踐範圍非常的廣泛,它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總覺得學不完;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掌握到它的綱要,然後把菩薩道的架構建立起來,這個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堂課的學習,能夠把菩薩道應有的內在精神 --中道的思想建立起來,並且掌握到外在行為的重點。一個是內在的精神,一個是外在的修學,這就是我們這次課程的兩個重點。

 

◎將述此義,大科分五。

這次的修學重點,分成五大科:

甲一、持戒意義

    第一科是講到持戒的意義。當我們在持戒的時候,到底什麼是持戒?它跟一般慈善事業有什麼差別?我們一定要先分清楚。

甲二、戒體相狀

    前面講到菩薩戒的修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內在的精神,叫作「戒體」;一個是外在的行為,叫作「戒行」。菩薩的修學是由內而外,先有精神才有外在的行為,所謂建立菩薩道的精神,就是指「戒體」。

甲三、持戒內涵

    第三科是講到持戒的內涵。當我們建立了菩薩的精神,應該如何去實踐這廣大的菩薩道呢?這裡講到菩薩的十波羅夷罪,也就是菩薩戒當中,最重要的十條重戒;這十條重戒能夠掌握到原則,就可以掌握到整個菩薩道的綱要

甲四、懺悔方法

    要如法的受持菩薩戒是很難的,只要你的念頭有所差錯、行為有所疏忽,就犯戒了。所以當我們產生過失時,應該怎麼辦?這個過失已經成為事實,應該怎樣如法的懺悔,使令我們在死亡之前,把這些過失給消滅掉,以免造成臨終的障礙。

甲五、結歎勸修

    當我們掌握了整個菩薩道的精神,也如法奉持這十條重戒,這樣對我們的生命,會有什麼殊勝的功德利益。

    以上這五科:第一科「持戒的意義」是把持戒的內涵做一個總說;第二、三、四,包含了「戒體、戒行和懺悔」,是持戒的三個內涵,屬於別說;第五「結歎勸修」,是把菩薩道的功德做一個總結。總共有這五大科的內容。

 

甲一、持戒意義

   乙一、戒善之別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墮妄,還淪生死。」

《業疏》─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

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

《濟緣》─「戒有二義:一、有本期誓,二、.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為戒。」又智論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如牛羊豬狗衣食粗惡;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

 

    先看第一段,瞭解什麼叫「持戒」?也就是說:什麼情況叫持戒?我們應該怎樣來持戒?這當中有三段,第一段講到戒、善之別。

    有些人會有這種想法:認為學佛不一定要去受戒,只要做好人、做好事就可以了,事實上「持戒」跟「修善」的內涵完全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持戒跟慈善事業到底差別在哪裡呢?我們先作一個說明:

《業疏》云:「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與妄會,無思返本;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墮妄,還淪生死。」

 

這段文,道宣律祖分成三小段來解釋:

    第一段是「總說」,什麼是「持戒」呢?就是我們心念的一種「警覺」功能。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時,有時候會生起煩惱,有貪欲、瞋恚…種種煩惱;就是持戒的人,有時也會起煩惱,但是當煩惱活動時,他會產生另外一種功能,叫作「自我警覺」的功能,會告訴自己:「不可以!不能這樣做!」所以一個持戒的人,對於惡法有一種抗拒的力量;不像一般人遇到染汙的因緣,想做就去做了;因為抗拒不了煩惱,所以它要你發脾氣,你就發脾氣,它要你產生貪欲,你就產生貪欲,沒辦法對抗煩惱。持戒的人就不同了,他在煩惱活動的時候,多了一種警覺功能,面對惡法,內心會發出一種聲音,告訴自己:「不可以這樣做!」這個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就是因為經過了如法受戒,得到了「戒體」,有防非止惡的力量;這是有受戒跟沒有受戒最大的差別。而這個戒體,它的警覺功能,可以從兩方面表現出來

 

第一個、事前的防範

    當一個染汙的因緣在誘惑你時,要是按照你過去的老毛病,你一定會去做;但是受了戒之後,你會告訴自己不可以這樣做。也就是說,這個戒體在事前,有防非止惡的功能,面對煩惱會產生抗拒的力量。

 

第二個、事後的反省

    假如你控制不了自己的煩惱,還是去做了,這時候戒體在事後,會產生一種增上慚愧,你會好好的自我反省,然後趕快尋求懺悔。

    所以戒體在我們內心會產生兩種力量:一個是事前的防非止惡,減少過失;第二個是事後的自我反省,懺悔改過。當你的內心產生「防非止惡」跟「增上慚愧」時,就可以說你已經開始學戒了,你的生命已經產生變化了。這是「戒」的基本定義,就是一種警覺的功能。

 

為什麼要培養這種「警覺」的功能呢?

    以下解釋它的道理:由於我們凡夫無始劫來,總是喜歡隨順妄想,造了很多殺盜婬妄的罪業,而且我們的念頭一動,往往都是跟邪惡的念頭相應,很難按經典的描述,我們的內心有兩種狀態:一個是真實的狀態,一個是虛妄的狀態,我們凡夫的內心是一種真妄的和合體,雖然我們的本質是真實的、清淨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但是這個清淨的鏡子上面,已經染了很多灰塵、很多妄想,而我們的起心動念,大都是跟表層意識的妄想相應,所以要造善很不容易達到,要造惡很自然成就,這是我們一般人的心理狀態。

    因為妄想是一種表層意識,真實的善根是潛在內心深處(被塵垢所障礙),所以當我們跟外境接觸,先活動的是表層的妄想 --『動與妄會』。由於我們造惡的傾向大於造善的傾向,『是以大聖樹戒警心,不得墮妄,還淪生死。』佛陀看到眾生有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觸動煩惱,因此制定戒法,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能夠有警覺心,不墮入邪惡的妄想之中,還淪生死輪迴。

    從這一段的定義,我們可以瞭解到:比如說你一天當中,都沒有去造殺盜婬妄,雖然表相上很清淨,並不表示你有在持戒,因為可能你只是「緣闕不生」,只是沒有造惡的因緣來刺激你而已。真正的持戒是:當有惡因緣來刺激你,這時候你還能夠產生抗拒的力量、產生對治的力量,這才叫作「持戒」。所以我們對於持戒的瞭解是:當你遇到了妄想的活動、遇到了染汙的誘惑,內心能夠發出一種抗拒的力量,求得身心解脫,這叫作「持戒」,這是持戒的基本定義。

 

接著看第二段,這地方有一個問答。

問:「一切善作盡是戒否?」

答:「律儀所攝善作名戒,自餘十業,但單稱善,不名為戒。」

    有人問說:持戒的重點在斷惡、修善、度眾生,那麼我們一般的修善,比如說布施、放生 …都叫作「持戒」嗎?提出這個問題。看祖師怎麼回答。

    宣祖說:必須是佛陀所制定的各種律儀,才能夠叫作戒法;如果是其他祖師所制定的或是十善法,只能夠叫善法,不能稱為「戒」。

    持戒,必須是佛陀親自制定的,聖賢所制定的,只能夠叫做「善法」。

    因為「經」不只佛說,「論」是菩薩造的,「戒」唯有佛才有資格制戒;佛陀所制定的五戒、八關齋戒乃至於菩薩戒才能夠稱為戒。這是從教法來說,以下是約理論,再把持戒跟修善做一個區別。

《濟緣》:「戒有二義:一、有本期誓,二、.該生境。餘善反之,故不名為戒。」

 

這一段說明持戒跟修善,有兩個重要的不同之處:

第一、有本期誓

    持戒是先有願望才有行為,你要先立定誓願,然後從誓願當中,去發動你的身口意;但是修善不一定要有誓願,好比說:你今天到菜市場,剛好看到一條魚要被殺,因此而生起了慈悲心,設法把牠救下來放生,這個不能說是持戒,你的內心是不決定的,你只是一時的感動、產生一時的善法,並不表示你整個生命的改變。你並沒有發願說:盡形壽一定要這麼做!

    在我們生命當中,偶爾出現的善法,不能叫做持戒。「持戒」是一種長久的願望在引導你,從今天開始直到死亡為止,你一定要這麼做!而不是可能會這麼做。我們修善不一定有願望,你可能去做,也可能不去做,要看當時的心情。如果沒有經過受戒,我們的行為通常是跟著感覺走,想怎麼做,就去做;今天這樣做,明天那樣做,後天這樣做…心總是變來變去。持戒的人,你別無選擇,只能要求自己:一定要這樣做!「一定」要這樣做,跟「想要」這樣做,這兩種生命觀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有願望,一個是沒有願望,所以持戒跟修善最大的差別----持戒者心他中有一個明確的願望。

第二、該生境

    前面是約著內心來說,有一種堅定的誓願;這裡是約著他所面對的外境來說。修善事,很難普.含攝一切眾生,你說你今天去救三條魚,你心中的所緣境只有這三條魚,其他的眾生你不一定照顧得到,你不能普遍對每一個眾生釋放出你的善意,但是持戒可以。當你受了不殺生戒之後,你對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所有眾生正式發願:從今天開始對所有的眾生都不加以傷害。你的所緣境非常廣大,是一般善法所做不到的。

    所以持戒的特色:第一個他有堅定的誓願,第二個他所面對的所緣境非常廣大;心力強,而且所緣境廣----「心強境廣」。這個觀念就把持戒跟修善的定義,講得更清楚了。

    以下是祖師把持戒跟修善的結果,做一個比較:

    假設一個人積極地修善,但是沒有發願持戒,他的生命並沒有明確的目標,想要斷惡、修善、度眾生,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呢?

    因為沒有清淨的願望作引導,所以內心不斷產生欲望的活動。也就是說,既然他沒有想要成佛的願望、沒有一種想要增上的願望,他的生命是以「欲望」做為生命的動力,即使去做善事,所追求的也是一種不清淨的五欲果報。他希望經由這些善事,換來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那麼以染汙心來修善,變成:『以利求利,惡求多求』,希望透過一個微小的利養,布施一百塊、兩百塊…獲得更多的利養,造成一種隨心所欲,多求無厭的心態;以這樣染汙心來修善行,『故使來世受不淨果』。

    什麼叫『不淨果』呢?(染汙的果報)。講一個譬喻,好比:『牛羊豬狗衣食粗惡』。我們都知道因果的定義 ----富貴從布施中來,這是不能改變的因果法則。但是如果你用染汙心來行善,雖然也會產生富貴的果報,因為你的動機是染汙心,所以你在得果報的時候,不能得尊貴身,而是以卑賤的色身,來受用這些富貴的果報。比如說變成一隻狗,得到主人的寵愛、得到美好的飲食、經常有人把你整理得很漂亮,那也是布施所得的善業啊。但是變成一隻狗,這個果報是不尊貴的;尊貴的果報是兩隻腳,比如說天道、人道,四隻腳、八隻腳是卑賤的果報。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持戒,心中沒有理想、目標來作引導,雖然偶爾會造善,但是本質是染汙的,結果我們的善業,會流落到畜生道,去受用卑賤的安樂果報。這就是只修習表面的善法,而沒有修你的心 --修身不修心,表面上做了很多善業,但是內心的煩惱、欲望卻沒有加以調治,結果招感一種染汙的安樂果報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修善又持戒,一方面能夠持戒,調伏心中的欲望,又能夠產生清淨善良的行為,就能夠成就五乘的功德,乃至於能夠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所以,持戒是由內而外,是先有願望才有行為,修善只是一時的感動,差別在這個地方。

 

    這裡,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做說明,這是律典上所記載的故事:

    佛在世的時候,北方有一個大國叫憍薩羅國,當時有一位紅頂商人名叫波利,與其他五百個商人出海尋寶,因為海神送給他七寶裝飾的八種香瓔(項鍊),他就拿著香瓔奉獻給波斯匿王,並陳述他在海上的奇遇。

    波斯匿王得此珍寶很高興,令人請他的夫人全部出來領賞。當所有的夫人都到齊時,只有一個人沒有來,就是他的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沒有來。這時候波斯匿王有點不高興,就跟侍者說:「我今天要賞這些夫人珍寶,為什麼第一夫人沒有到呢?」侍者報告說:「茉莉夫人今天持八關齋戒,不能碰觸珍寶。」波斯匿王說:「我不管!把她請過來。」又遣人去找把茉莉夫人請來。當他正氣衝衝時,看到茉莉夫人身相莊嚴、功德巍巍走過來,瞋心馬上消滅,轉成一種敬畏之心,就問說:「夫人啊,你今天是修什麼法門,有如此功德之相?」茉莉夫人回答說:「沒什麼,我就是六齋日,奉持佛陀的八關齋戒,如此而已啊,沒有修什麼特別法門!」這時候,波斯匿王對持戒,就產生很大的信心,問說:「八關齋戒怎麼就有這麼大功德呢?」茉莉夫人說:「這我也不知道,要不然我們一起去請問佛陀。」茉莉夫人就跟隨波斯匿王去晉見佛陀。

    為什麼八關齋戒能夠讓茉莉夫人,產生這麼大的威德之相呢?佛陀跟波斯匿王說:「大王,如果你把整個憍薩羅國的珍寶,全都集中起來,這些珍寶多不多?」波斯匿王說:「這很多啊!把我這麼大的國家珍寶都集中起來,這個珍寶是很多的。」「那麼如果你把這些珍寶供養佛陀,這個福報大不大?」回答說:「很大啊!佛陀是世間最大的福田,我們少量地種植,就可以收穫很多很多的果實,這是很肥沃的福田!」佛陀接著又說:「就算你把整個國家的珍寶都拿來供養佛陀,你的功德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為什麼呢?因為布施是身外之物之犧牲,所以不及持戒之功德

    持戒的功德,來自於一個主要中心思想,就是「戒體」,修善沒有戒體。這個「戒體」是怎麼成就的呢?為什麼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力量?我們作一個簡單說明:

 

乙二、戒體成就

    《事鈔》云:「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

    如果你想要受戒,這一段文就非常重要,關係到你在受戒的時候,是否能夠真正納受到「戒體」。這段文,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第一個,你在受戒的時候,你的所緣境到底是什麼?你持戒的對象包含哪些?

    『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

    當你面對三寶許下誓願,我弟子某某從今以後:「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是對整個十法界的一切有情、無情宣佈的,沒有一個可以例外。通常我們可能只對比較喜歡的眾生來做施捨,對不喜歡的眾生,我們沒辦法對他發出善意,做不到。受戒的時候,你就不能有這種想法,你別無選擇,無論他是你的親屬,或是你的冤家,都是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對象。

    所以受戒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從今天開始,你持戒的所緣境並沒有特定對象,不能有例外的。

    你可以看看菩薩戒,佛陀說「不殺生」是包括哪些人?縱使這個人殺了你的父母,你都不能殺他,都不能去報復。因為你受了菩薩戒,你的生命是受你的願望來主導,而不是受你的感情來主導。感情上你是受了傷,但是你必須要尊重你的誓願。我們一般人在沒有受戒之前,我們的生命是受感情所指使的-跟著感覺走;當你受了戒,你只能跟著你的誓願走。所以受戒的時候,你要記住,你的所緣境是十法界的一切有情、無情,包括你的親屬、包括你的冤家..都是你持戒的對象。這是講到持戒的所緣境。

 

第二個,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受戒呢?這是講:能領納的心)

    『以己要期』,「要期」就是你必須許下堅定的誓願:我弟子某某盡形壽,(受五戒叫「盡形壽」,受菩薩戒叫「盡未來際」),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從今以後,你的生命只做三件事——斷惡、修善、度眾生。

    那麼,當你心中許下誓願之後,『施造方便』,你的身、口二業,必須有種種受戒的方便,好比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請師、遵守受戒的儀軌…在整個過程當中,你要記住:『善淨心器、必不為惡』,這時候除了發願之外,內心不能產生邪惡的想法,安住在一種『測思明慧』;也就是說,你的誓願是以「思心所」做根本。這個「思」就是一種堅定的意志力,就是我們心中的願望。而且這個願望是跟智慧相應的,是清楚分明沒有含糊籠統的----我一定要這樣做!這時候是依止「思心所」跟「慧心所」去『冥會前法』...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五方講堂 的頭像
    台中五方講堂

    生命電視 台中五方講堂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