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的
漫步在法林
P.124
當佛陀在王舍城郊外竹林精舍的時候,有一天,有一個婆羅門來勢洶洶,罵聲不絕地衝進精舍來。因為他同族的人出家到佛陀這裡來,因此使他發怒。
佛陀默默地聽了他罵詈讒謗,等到他稍微安靜下來時,才向他說道:
「婆羅門!偶爾你也會款待客人吧?」
「瞿曇!那是當然的事呀!」婆羅門還故意叫著世尊出家前的族姓。
「婆羅門!假如那個時候訪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麼那些菜餚應該怎麼處理呢?」
「要是他不吃的話,那些菜餚當然歸我處理啊!」
佛陀接著說:
「婆羅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說了很多壞話,但是我不接受它,所以那些話只好再歸還給你。婆羅門!同樣的,有人送我一件禮物,如果我不接受,這禮物自然就會退還到那個人的手裡。
對忿怒的人,以忿怒還怒,以牙還牙,是一件不應該的事。不以忿怒還怒的人,會得到很大的利益。嘴說惡語及污言,愚者就以為獲勝了。但是,真正的勝利是屬於真正知道容忍的人。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約束自己的人,不但能勝於自己,也能勝於他人。」
這婆羅門聽到佛陀如此的教示,當下啞口無言,於是就在佛陀門下出家,專心修行,不久就成為阿羅漢之一。
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到種種不順或逆境,但很多時候,所謂的順境或逆境其實取決在自己的價值觀及心念,一個正向思考、包容圓通的心境,往往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甚至在人所不能之處有所突破。所以度化眾生;當忍受一切內外順、逆、苦、樂等境,對所遭遇的種種障礙與成就,皆能安忍,不生煩惱,自能身心安隱,成就自利。進一步來說,能化諸有情,皆令和順,是名利他。能做到所謂逆境不瞋,順境不喜,心裡還是維持原來的寧靜祥和,這就叫做忍。
感恩香港見心師姐發心打字及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