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塞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B%E5%A1%9E%E8%8A%82
歷史[編輯]
衛塞節訂立
衛塞節,其實是把佛陀誕生、成道、涅槃,於同一日紀念。原來,據記載[來源請求],佛陀5月的一個月圓之日出生;35年後又在5月的某月圓之日,於菩提樹下悟道;後來他涅槃那天,巧的也是5月的月圓之日。三者雖非同一天,卻全都在5月份,且有月圓之最大共同特點。於是,後世的佛教徒,便訂下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月圓日,慶祝衛塞節。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的意思,正就是「月圓」解也。[編輯]
成為國際節日[編輯]
1950
在1950年,國際佛教團體世界佛教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W.F.B.)在斯里蘭卡的首屆會議中,通過了慶祝衛塞節的決定,並「……請求各國政府領袖,為其國內多數或少數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動將五月的月圓之日定作公眾假期,以紀念佛陀-祂在全世界上是被譽為人類的最大利益者之一。」當然,衛塞節(或內容相類似的節日)的傳統實際上已經存在了多個世紀。[編輯]
聯合國承認
在1999年的第54屆聯合國大會上,由十六國代表共同簽署的信件中,請求了對「衛塞節的國際認同」。[1]信中指出:「佛陀的教導,和祂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世界上無數的人跟隨佛陀的教導,而且在衛塞節紀念佛陀的誕生、成道、離世。」
同年,希臘、挪威、土耳其、美國等國亦加入倡議行列。1999年12月,在聯合國的通訊發表中,表示有關衛塞節的倡議草案在沒有投票的情況下被採用。[2]
[編輯]
…………………………………………………………………………..
衛塞節的慶祝[編輯]
泰國
2006年5月7-10日,泰國曼谷舉辦了聯合國衛塞節的慶祝活動。在慶祝衛塞節之際,也是泰國國王蒲美蓬登基六十週年,因此成為了雙重慶典。
由40多國佛教代表參與的國際佛教會議、唱頌祈禱儀式和點燭活動,於佛統府大佛城(Buddhamonthon)及聯合國會議中心召開。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為慶典送上了祝賀。[編輯]
………………………………………………………………………………………
衛塞節日期
基本上,衛塞節是以落在陽曆5月份的第一個月圓之日(望日),所以每年的對應西曆日子都稍有不同(一般而言在 農曆四月十五 左右)。有些國家,用佛教獨有的曆法來計算日子,會有差異。例如在2007年,馬來西亞的衛塞節訂於5月1日 ( 農曆三月十五日 ),而新加坡則將其訂於5月31日 ( 農曆四月十五日 )。
- 2006年 5月12日
- 2007年 5月1日
- 2008年 5月18日
- 2009年 5月9日
- 2010年 5月27日
- 2011年 5月17日 [編輯]
………………………………………………………………………………………..
相關節日
東亞地區的中國、日本、韓國、越南、蒙古、西藏、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均流行北傳佛教/大乘佛教,在相類似的節慶裏一般僅慶祝佛祖誕生。詳細請參見佛誕。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B%E5%A1%9E%E8%8A%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