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為什麼要創立佛教 |
|
2008年01月11日 佛教線上 |
釋迦牟尼名悉達多,姓喬達摩,意為“目的達到了的人”,喬達摩的字義是“最好的牛”。釋迦牟尼(Sakyamuni)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釋迦族的聖人”;人們所以稱他為“佛”,這是佛陀(Buddha)的略音,佛陀則是“覺悟者”的意思。 釋迦牟尼出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約在今印度、尼泊爾邊境地區),屬於剎帝利種姓。他大約生活在西元前566—486年間。關於佛陀生卒年月,在南傳和北傳佛教中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國內外研究者對此也有不同見解。 通常這麼認為:他是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淨飯王的太子。在他出生後七日,生母摩耶夫人去世了,後由姨母也是繼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成人。少年時開始學習文學、算術、兵法、武藝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也就是佛經上常說的五明皆通。相傳佛陀從小就對人生的基本意義特別關心。 佛經上說他還是王子的時候,在幾次出外郊遊的過程中,發現了衰老、病痛與死亡等現象,引起了他對生命存在及其價值的深切憂思,加上受到當時盛行的沙門修行方式的影響,萌發了出家修行的念頭。 佛陀出家更可能與他經歷了亡國滅族的慘禍有關。傳說佛陀佈教,曾得到拘薩羅國王波斯匿(即勝軍王)的讚賞。但該國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國內的機會,發動政變,擁立他的兒子毗琉璃 (即毗盧擇迦)為王,不久發兵消滅了釋迦的國家。當毗琉離王興兵方行之日,佛陀曾於路上勸阻,但未成功。被殺的“釋種”,“積屍如莽,流血成池”。佛陀曾聽到釋氏500婦女被戮含苦稱佛的聲音,他無可奈何,唯有遣比丘為他們說法: “羈纏五欲,流轉三界,恩愛別離,生死長遠”(《大唐西域記》卷六)。階級關系的劇烈變化和戰爭,加劇了的社會不幸,也是促使喬達摩產生出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傳說當初為阻止他出家,淨飯王為王子建造了適於春、夏、秋三季不同娛樂要求的三時宮殿,並在他16歲時為他安排了婚事,新娘是聰明漂亮的表妹耶輸陀羅。婚後不久,悉達多夫婦生下了兒子羅睺羅。然而這一切並未能留住年輕的王子。 悉達多所處的西元前5至6世紀,古印度大部分地區已進入了奴隸社會,但有的地區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或它的殘餘勢力。在若干經濟發達的地區,鐵器已被普遍使用,手工業已從農業中分化出來,商業也有巨大發展,出現了一批批的城鎮,並以其中的一些城市為中心建立了城市國家。各國之內通行種姓制度。 婆羅門本是掌握吠陀知識、主持宗教儀式的祭司,這時已不再單純地以祭祀為業,很多人除了收取佈施外,還靠剝削奴隸來維持生活。 剎帝利是當時新形成的專制國家的統治者,他們在建立和管理國家中要求無限制地擴張自己的權力以及最大可能地擴大自己剝削的對象,但是,由於傳統種姓制度以婆羅門地位最高,因而剎帝利在經濟上和政治上與婆羅門發生了矛盾,為此剎帝利不得不從其他的種姓中尋求支援。 吠舍種姓在當時已開始分化,其中一小部分人上升為富有的工商業奴隸主,而大部分則淪於奴隸的地位。首陀羅是當時受剝削和壓迫的種姓,被剝奪了一切宗教和社會生活的平等權利。與這種社會狀況相適應,當時印度思想界十分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蔚為主流的二種社會思想,便是婆羅門教和旨在反對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 沙門思潮是當時自由思想家的各種觀點、派別的統稱,自由思想家們和追隨他們的信徒則被稱為“沙門”。沙門常常過著與婆羅門不同的生活,或者以乞食為生,從事各種苦行和瑜伽的修煉;或者從事各種社會職業,如醫生、星相服務等。 與當時興起的城鎮國家相比,悉達多王子生活其中的迦毗羅衛國只是一個仍然實行原始民主制度的部落。在諸國相互討伐、兼併的動蕩形勢下,迦毗羅衛國承認拘薩羅國為宗主,面臨著強國覆滅的威脅,朝不保夕。敏感的悉達多王子感覺到了正在到來的亡國的結局,更深地體會到了世事無常。因而,優裕舒適的王宮生活和婚姻、生子帶來的暫時歡樂,都最終未能阻止悉達多對人生各種苦難現象的關懷與思索。 為了尋得完滿的解答,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夜晚,他毅然捨棄了王位的繼承權,悄然離開了妻子和家庭,出家作了沙門。悉達多首先來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看到那裏的修行是通過種種折磨肉體的苦行以求精神解脫,認為這種方法不能解決他正在思考的問題,第二天就離開了。 南渡恆河後,他來到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跟隨數論派的先驅者阿邏羅?迦羅摩以及鄔陀迦?羅摩子學習禪定,但仍認為不能得到徹底的解脫。 於是又來到尼連禪河附近的伽耶山苦行林,期望通過苦修得到解脫。傳說他逐漸減少食物,直至每天只吃一穀一麥,或七天吃一頓飯;他以種子和草甚至糞便為食,穿粗毛織成或用鹿皮、樹皮做成的刺激皮膚的衣服;拔除鬚髮,連續站立,從不洗滌;睡在荊棘、鹿糞或牛糞上面,還常到墓地與腐屍睡在一起。如此折磨身心,長達六年之久,悉達多身形消瘦,瀕臨死亡,卻徒勞無獲,終於悟出苦行無益。於是重新思考可能導致解脫的途徑。 他想起青年時代在一次禪定中曾經得到過身心的愉悅,覺得這或許是一種覺悟之道。修持禪定,要有一定的體力作基礎。為此,他在尼連禪河洗去六年的積垢後,進食了牧女所獻的乳粥。經過調養,體力所恢復,就在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結跏趺坐,端身正念,發願,我今若不證大菩提,寧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經過7日7夜(一說49天)的禪觀靜想,終於證悟得道,成為了佛陀。這年,他35歲。至此,沙門修行者悉達多就成了真理的覺悟者。由於他本出於釋迦族,故他成佛後,人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成佛以後,釋迦牟尼就開始宣傳自己覺悟到的真理。 他首先來到波羅奈城外的鹿野苑,向曾經陪伴他進行多年苦修的憍陳如等五人演說佛法,接納他們成為最早的僧眾弟子,向他們講說“四諦”之理。由於從不同角度講了三遍,佛史稱作“三轉法輪”。 佛陀還主張要堅持“中道”原則,即既要避免極端苦行,又反對任情縱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脫的“正道”。這是佛陀首次宣講佛法,所以也稱為“初轉法輪”。憍陳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義,成為他的首批僧侶,號“五比丘”。至此,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正式形成。 此後,釋迦牟尼通過各種靈活方便的方式,進行了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教活動,足跡遍佈恆河兩岸。他的活動地區主要在摩揭陀、拘薩羅和跋耆三國,東面最遠到過瞻波,西到摩偷羅。當時這一帶經濟文化發達,沙門運動高漲,新的宗教團體和哲學派別,大都在這裡活動。在傳教的過程中,釋迦牟尼在各地組織起了許多僧團,得到了一些國王、大臣和富的擁戴,並在他們的有力支援下建立了祁園精舍、竹林精舍等 眾多的寺院,佛教力量日見擴大。 佛陀一天的活動很有規律,他黎明起床,坐禪靜思,近中午時外出乞食。有時在午飯前訪問某些沙門。中午飯後,到聚落外的靜寂處坐禪沉思。黃昏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中向俗人傳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是漫遊、布道,雨季停止旅行三個月,稱為“伐沙”(坐夏)。佛陀以及追隨他的佛教修行者都遵循了這種生活方式,後來這就形成了佛教僧團的大致生活規則、戒律的雛形。 佛陀傳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長阿含·遊行經》比較系統地記載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人滅前由南向北走的路,這兩條路便是當時的商道。佛陀常年來往于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的舍衛城,這裡沙門運動特別活躍,傳說頻毗沙羅王之弟迦留曾召集九十六種“外道”舉行大齋。當時的王室,是沙門運動的支援者。佛陀的傳教,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援。 他有兩個最重要的經常說法的住處,一處在舍衛城南的衹園精舍,這是拘薩羅國富商須達多佈施的;一處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蘭陀長者所贈,精舍是頻毗沙羅王出資建造。傳說佛陀悟道,從菩提樹下站起來,首先向他奉獻食物的也是兩個商人。 佛陀在傳教中經常與“外道”沙門辯論。據佛典記載,佛陀總是在辯論中取勝,使他們紛紛皈依佛教。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沙門,佛陀對他說法,表示自己已經成道,這位“邪命外道”搖頭離去,走上另一條路。這似乎說明瞭佛教從一開始就面臨了其他學說的挑戰。 西元前486年,80歲高齡的釋迦牟尼于傳教途中涅槃于末羅國(印度北方邦境內)的拘屍那加城外的娑羅雙林。相傳,釋迦牟尼的屍體經過了火化,遺骨(舍利)被八個國家分去並建塔供養。但佛的遺教則成為印度人民、亞洲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精眾多的寺院,佛教力量日見擴大。 (資訊來源:香港寶蓮禪寺)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