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 正月十五日 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更多敘述請看全文〉

 

元宵節與燈籠、燈謎

 

【提燈籠相傳】

    古代中國有個傳說,在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夜晚,可以看見天上的神靈在月光下飛翔,因此人們都會拿著火把去尋找這些神靈。隨著時代的遷移,舉火把的戶外活動也逐漸演進成今日提著各式燈籠在寺廟和公園歡慶的燈節了。

 

【提燈籠表法意義】

    元宵節為何以「燈」為主題?黃榮洛說,以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日做為開課日,當天的重頭戲則是「開燈」儀式,即由學生備妥一盞燈帶到私塾,由老師點燃後,再由學生提著回家,象徵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燈籠的習俗亦饒富趣味,一對甫結婚的新人,在元宵節這天,需帶著一只燈籠,前往土地公廟或廟宇向神祈求賜子,然後將燈籠懸掛於廟內,因為求子是求丁,「丁」與「同恩音,亦即是「求丁獻燈」之意,若順利得子,次年的元宵節還願時,需帶兩個燈籠祭拜,以示繼續「求丁」之意。 
( 88/3/3自由時報新竹縣記者彭日鏡報導)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 正月十五日 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燈謎由來】

謎語的起源,據二十四史文獻中考據,應始於黃帝時代,可知我國人自運用謎語已有數千年以上的歷史。

在宋以前的謎語都是純遊戲之作,未被一般文人所重視,至宋仁宗時,人民豐和,謎語遂漸漸爲文人學子看重,開始成為元宵佳節的韻事,相沿成俗,成為今日佳節特色。

    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北宋為金所逼,遷都臨安後偏安一隅。統治者為了粉飾太平,每年都要國人在元宵節張燈結綵,大事歡慶,所謂「南宋時觀燈獨盛」,趁這個機會,一些文人學士便「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渾話,戲弄行人。」至此,燈和謎發生聯繫,結下了不解之緣,誕生了「燈謎」。

 

【燈謎相傳】

    相傳中國在兩千年前就有了猜謎活動,當時叫做「庚辭」,也就是「隱語」的意思 ... 在花燈上,供賞燈的人猜謎取樂,這就是「猜燈謎」的由來了! ...

 

【慶典節日舉辦燈謎】

元宵、端午、中秋、國家重大慶典節日,舉辦燈謎晚會,燈謎最重要的成分是趣味。在這些充滿藝術氣息與生活情趣的形式中,燈謎是最能雅俗共賞的一種活動。謎語屬於百戲之一。

    臺灣的燈謎,多半選擇節慶日舉行,因為唯有節慶放假的時候,才能匯聚人潮,展開熱烈的競猜活動。燈謎原不一定與元宵有關,但因燈火助興,在古代未發明電燈前,夜間也可活動,因此傳統以來,都在元宵舉辦燈謎晚會(香港中秋節提燈籠,故在中秋舉行)

  臺灣的燈謎,也以元宵燈謎最為盛大。當天晚上,全台各縣市鄉鎮,幾乎無處不舉辦燈謎晚會,燈花明耀,仕女喧闐,熱鬧非凡。此時總見有成群的人潮,擠挨在燈謎場子中,相互競猜,形成台灣元宵節的一大特色。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裡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閒暇時聚集的場所,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到元宵夜由廟裡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場面熱鬧而溫馨,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

  燈謎只是活動習俗當中的一部份,主要是增加熱鬧與節慶感。

 

【燈謎與文學】

屬中華民俗文學,謎語概從文字修辭法中推演出的一種技巧,可發人智慧,引人增廣見聞,令人腦力激盪一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五方講堂 的頭像
    台中五方講堂

    生命電視 台中五方講堂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