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nQdfzdHQoE

 

    這時候是依止「思心所」跟「慧心所」去『冥會前法』,〈影片一到此〉「前法」是指受戒的所緣境----十法界的一切有情、無情。這就是受戒的一種領納心態,是一種明確的願望。

    再看第三段:『以此要期之心』,當你心中的誓願,跟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相應時,這時候心、境和合,啪!產生一種強大、警覺的功能;這種警覺的功能,就永遠存在你的心中,引導你的生命,這個叫作「戒體」。

    我們常說:一個人受戒之後,叫作「法王座下添新生」,正是新生命的開始。為什麼呢?因為昨天的你,是跟著感覺走;今天的你,是依止你的願望來生活,你必須遵守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要求自己遵循:斷惡、修善、度眾生的目標。這就是一個人持戒的開始。我們把這段文,用圖表來作總結:

 

◎「緣境」....「發心」〈以下圖形無法複製,請參閱.pdf 第23頁〉

                           一、誓斷~一切惡

緣   十法界  有情      發  二、誓修~一切善

             無情          三、誓度~一切眾生

 

當我們在受戒時,要記得掌握這四個字:『緣境發心』。

    有很多人在受戒時,心裡默念阿彌陀佛聖號,你念阿彌陀佛是不能得戒體的。每一個法都有它的因緣,你念阿彌陀佛是求往生極樂世界,受戒是要緣境發心 ---所面對是十法界有情、無情的境界,你的持戒範圍非常廣大,包含一切眾生。

    我曾經在臺灣一間寺廟講過《受戒須知》,其中有一位居士,他是準備來受受菩薩戒的,他問我說:「法師,我是種田的,經常要撒農藥,如果我不撒農藥,我辛辛苦苦種的稻田,三分之一都會被那些蟲吃掉,所以要我對那些吃稻米的眾生釋放善意,我做不到!」也就是說,他希望他的持戒對象,把那些吃稻米的蟲排除在外。我告訴他:「你這樣是得不到戒體的,你沒辦法得戒體。因為當你在立定誓願時,是不能有任何欠缺的,不可以的!」所以你持戒的對象,絕對不能有所揀別。

其次,必須發起三種誓願;過去我是顛倒眾生,就不再提了,從今開始:

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用這三個目標來要求自己可能我會做得不夠好,但是我絕不放棄!這就是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而發起三種誓願,這時候「心、境和合」產生一種自我警覺、防非止惡的功能,這就是「戒體」的成就。

    「戒體」的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夠當作成佛的主要動力呢?

    其實,菩薩戒裡面說得很清楚,「菩薩戒」是成佛之因,當你發心要成佛,才有資格受菩薩戒,所以受菩薩戒很重視你的「發心」;當你發心想要成佛、當你準備好要往佛道走…你就有資格受菩薩戒了;當然,我們的行為跟佛陀的行為,真的是相差天壤之別;沒有關係,行為可以慢慢學習,但是你的發心必須調整跟佛陀的心一樣。諸位想想看,一個人能夠對一切有情眾生斷惡、修善、度眾生,這件事情只有誰做得到呢?只有「佛陀」才做得到!對不對!

    佛陀為了引導我們眾生通往成佛之道,雖然我們心中還有很多污垢,沒關係,先把成佛的種子種下去,這個種子會帶動第二個種子,第二個種子會變成四個種子,四個種子會變成八個種子…然後讓這些善良的功能慢慢擴大、慢慢擴大…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今天受了戒,馬上可以成佛;而是受了戒之後,你的生命開始往成佛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因為你的心態跟佛的心態是一樣的,這個就是你已經成就「大乘種性」了!所以你必須瞭解,佛陀為什麼要引導我們奉行這些戒法?道理就在這裡。

 

再看下一段,談到「戒德」--戒的功德:

乙三、戒德超勝

《業疏》云:

    「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

    這一段把受戒所產生的功能德用,作一個總結。

    『由有本種熏心』,在還沒有受戒之前,我們的內心都是跟染汙心所相應,充滿了欲望,只關心自己,是如此的自私;受戒之後,你具備了廣大的菩提心善行,這個『本種』就是在你登壇受戒的時候,你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境界,許下誓願,種下第一個善種子,就是你最初的善種子,在污泥當中開始萌芽,它會產生一種善良的熏習作用,是一種恒常不斷的功能,這個『力』就是一種恒常不斷的功能。一個真正得到戒體的人,即便在睡覺,都能夠產生警覺的功能,這個戒體就很強。

    這時候『能牽後習,起功用故』,這個最初的善種子,又能夠帶動下一個善種子(『後習』指後來的習氣,這個習氣就是種子),而生起一種警覺的作用;當煩惱、過失的情境生起時,能夠產生三大功能:能憶、能持、能防。能夠憶念不忘、相續憶念自己已經受了戒;第二個,持守不失,對於自己所發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望,能夠堅固地把它守住;第三個,產生防非止惡,對惡法產生抗拒的力量。『隨心動用』,由於一次又一次對惡法產生抗拒,這時候,心中善良的功能開始增長,邪惡的功能漸漸地減少,就這樣慢慢地熏習阿賴耶識,像滾雪球一樣,如是輾轉增長,最後就把染汙的力量給消滅掉了。

    我們看這個圖表,也就清楚了:〈見.pdf第二十八頁〉

 

〈警覺〉    遇境逢緣          能憶

  戒體      生起功用    戒行  能持

            還薰本識          能防

阿賴耶識    淨化內心

 

    我們在受戒時,剛開始是在污泥的心中,先種下一個光明的種子,這第一個種子,叫作『本種熏心』;有了善種子之後,就會產生現行,遇到染汙的因緣,就產生能憶、能持、能防的功能;產生一種強大的願望,勉強自己要往好的方向走。剛開始可能要勉強一點,久了就養成習慣,又產生了第二個善種子,第二個善種子又引生第三個善種子,第三個善種子引生第四個善種子…慢慢地,你光明的力量慢慢增長,黑暗慢慢地減少,這時候你的生命就開始改變了;所以生命的改變,是由第一個願望來改變的!

    為什麼「受戒」在我們生命當中,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呢?

    因為我們習慣活在過去,生命是由過去而有現在、未來。什麼叫作「現在」?就是有很多過去的你,才變成現在的你,所以我們現在深受過去的影響。說實在話,我們想要改變生命是很困難的,你看你昨天是怎麼樣的習慣,今天還是怎麼樣,生命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連佛陀都無法強迫你改變。受戒是不能強迫的。你說我強迫你發願,那是沒用的。所以佛陀設定戒法,然後讓你自己去發願,你自己去設定一個目標,遵照佛陀的方法去做境發心,在生命當中,種下一種善良的功能,然後由此慢慢產生兩種善的功能、三種善的功能…漸漸擴大,最後產生生命的改變,這就是「戒體」真實的內涵。

 

關於戒體的最後總結,我們下文再說。

 

〈第二卷〉

    上一堂課,講到持戒的意義。這一科主要的重點是講到:我們受戒之前跟受戒之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改變?

    在受戒之前,我們的生命就活在根、塵、識當中,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產生一種感受,可能是一種快樂的感受,也可能是一種痛苦的感受;透過根、塵的作用,產生了感受,就引生一種情緒、一種思想。一般人在受戒之前,他的生命行為,大都是跟著感覺在活動,他的生命是受外在環境影響的;如果遇到好的環境,就變得更好;如果遇到不好的環境,就變得更糟糕;因為深受感受的影響,所以我們的生命似乎是做不了主!

    受了戒之後,我們的生命產生了莫大變化,開始拒絕遵從自己的感覺,從內心深處發起一種願望:不管環境怎麼變化,雖然改變不了外在環境,但是至少我要掌握我的內心,從今以後,我的生命要往三個方向走: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我的生命不再跟著感覺走了,而是依著願望走 --以願導行。

 

生命的改變 --來自於你內心一種目標及願望的設定。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公案來作說明:

    臺灣高雄有一家很大的百貨公司,差不多在二十年前,它是東南亞最大的百貨公司,是十二層樓的電梯大樓。這家百貨公司的建立,有一段因緣故事:當時有一位年輕的高中生,家裏很貧窮,他的父親是做臨時工的,母親是給人家洗衣服的;因為家裡子女多,學費又很貴,這位高中生很孝順,除了努力用功,就把壓歲錢存下來。直到有一天,他的母親生日快到了,他心想:母親每天幫人家洗衣服,很辛苦,他想買個高級鏡子送給母親,來表達他對母親的孝心,就特地跑到高雄當時最大的百貨公司去選購。

    因為他是貧窮人家的孩子,衣服穿得比較寒酸,到百貨公司去看那些鏡子時,店員看他穿得這麼破舊,瞧不起他,就很不客氣對他說:「這個你不要亂動啊!打破了,你可賠不起啊!」這時候,這個高中生不小心,差一點把鏡子打翻,這個店員很生氣,就推了他一下。這一推,這個高中生自尊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生在這麼貧窮的家裡,連一個店員都看不起,一個鏡子都買不好…回去之後他許下誓願:今生一定要蓋一個更大的百貨公司!

    一個人心中有了願望之後,他的生命就有無量的潛能,他可以減少睡眠、可以犧牲放假的時間,為什麼?他有願望!他犧牲睡眠、犧牲休息時間,好好地讀書,本來是讀理工科的,轉成讀商科;就從基層幹起,每一塊錢都是自己賺來的,完全是白手起家,最後果然創建了高雄最大的百貨公司。

    之後,就有很多記者去採訪他的成長過程:「哇!你是一個貧窮人家,怎麼能蓋十二層樓的百貨公司呢?」他說:「我要感謝那位店員,因為當時她推了我一把,使令我整個生命轉變了!」原來生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跳脫過去的慣性思維。但是大部分的人總是習慣活在過去,你昨天怎麼樣,今天大概就怎麼樣;今天怎麼樣,明天就怎麼樣…所以想要從過去跳脫出來,就必須立定誓願。佛陀深深瞭解這個道理,因此制定戒法,讓你自己去緣境發心,讓你自己去要求改變:從今天開始,我不再做眾生了,我要向佛陀學習…這個就是受戒的意義,就是在你心中許下一種堅定的誓願。

    下面我們把戒體的觀念,再作明確的說明,看第二段戒體的相狀

甲二、戒體相狀(分二:乙一、別明大乘二種根本。乙二、結示大乘無上心法。)

    乙一、別明大乘二種根本(分二:丙一、菩提心。丙二、空正見。)

       丙一、菩提心(分二:丁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丁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丁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廣論》云:「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前面講到持戒跟修善的差別,這一科明白的表示整個大乘的根本思想。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別明大乘二種根本」。大乘佛法修學的範圍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你在持戒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廣大的六波羅蜜,但是你內心所依止的中心思想,只有兩個:一個是「菩提心」,就是所謂的誓願力;一個是「空正見」,就是所謂的觀照力,這是根本。所以菩薩的戒體包括了菩提心,也包括了空正見。

    「菩提心」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先說明菩提心的重要性,它是成就大乘功德的一個入門。

    《廣論》云:「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這一段是一個總標。在佛陀的大乘教法當中,分成兩種:第一個叫作「波羅蜜多的顯教大乘」,另一個是屬於密宗的「密教大乘」,或者叫作「密咒大乘」。也就是說:悟入中道的實相,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是從文字上的聞思修,也就是所謂的修習止觀;好比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文字的思惟而悟入心中的道。第二個是透過口業的持咒、身業的結手印、意業的觀想 -三密相應」而悟入中道實相。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不管選擇什麼法門,能夠契入大乘功德門就是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一個五蘊的身心,可能是一個男人的身心,或者是女人的身心;因為對自己的身心世界產生愛著,產生一種自私的心態想要保護自己,所以我們的心發不起來,造成我們生命很難改變;雖然拜很多佛,做很多善事,但是胸量狹小,永遠也創造不出廣大的功德來。大乘佛法的修學是由內而外,你的心量太小,是成就不了大功德的。所以這裡講到:能夠進入大乘功德之門,唯獨的方法,就是要發起廣大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也是大乘戒體的基礎,大乘的戒體其實就是菩提心:「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成就自利的功德;「誓度一切眾生」-就利他的功德,這是整個大乘的根本。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為什麼菩提心這麼重要呢?這裡作一個說明:在我們這一期的生命當中,即便你沒有修布施、持戒…種種功德,但只是發心而已,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大乘行者;反過來說:如果你忘失了菩提心,再也不想成佛、度眾生,這時候縱使做了很多布施、持戒的功德,乃至成就我空的功德,頂多只是做一個自了漢的聲聞人而已,還是退失了大乘功德。所以大乘功德的成就,首先必須跟佛陀有同樣的願望,就是要成就「大乘種性」,這是一個基本標準。『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在整個大乘的經典當中,佛陀對於這個道理經常宣說,即便我們不以聖言量來做判斷,就從大乘的義理也可以知道,這個觀念是可以成立的。因為大乘的理論就是因緣法,你在因地當中有「如是因」,才會產生「如是果」。

 

第三段總結: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因此我們判定一個人,是不是開始成就大乘功德,就看他是不是發起這樣廣大的心願?同樣的,我們要判定這個人,是不是已經失掉大乘的功德,也是以菩提心來認定的。所以佛法的修學,實際行動可以緩慢,可以暫時不做利他的事業,但是你一定要發菩提心!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有講到一句話:「諸法無性,盡隨心轉。心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這句話的大意是說:「當我們去造作一個法,去做布施…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並不決定;是一個很大的功德,還是一個很微小的功德,不一定。是誰做決定的呢?「境隨心轉」,就看你當時在行布施的時候,你的動機是什麼;如果你是為了名利、為了你的私心而去布施,就是一種雜染的果報;如果你是為了要成佛,真正為利他而去布施,所成就的就是大乘的菩提功德。

    關於這一點,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講出一個譬喻:

    他說:為什麼佛陀在因地的時候,做了很多布施的善業,結果變成一個萬德莊嚴的佛陀?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也供養了寺廟、也做了很多很多的無遮供僧大會、護持三寶的善業,為什麼這個善業跑到魔王的心中,卻變成一種雜染的果報呢?同樣的善業跑到佛陀的心中,成就萬德莊嚴;跑到魔王心中,變成雜染的五欲果報,為什麼呢?印光大師說:這就像牛跟蛇的譬喻,牛去喝水,因為是一種調柔之心,結果變成牛奶;蛇也去喝水,但是蛇有瞋恨之心,所以轉成毒液。為什麼同樣是水,牛喝了變成牛奶,蛇喝了變成毒液呢?心態不同。

    這裡主要是說明:發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會影響到你所修的善法,可能變成一種五欲的雜染果報,或者成就大乘的莊嚴功德。

 

應該怎麼做呢?這一段,說明菩提心生起的修學方法:〈見pdf第41頁〉

一、悲增上   〈一〉悲眾生苦

             〈二〉哀聖教衰

二、智增上   〈一〉見佛功德

             〈二〉聞法歡喜              ─糅合《瑜伽師地論》─

 

    一般來說,菩提心的生起有:「悲增上菩薩」跟「智增上菩薩」兩種差別;

    雖然菩提心的內涵包括悲、智雙運,但是生起的過程有所偏重。

一、悲增上菩薩:有些人過去生中,在佛法修學上,他的悲心比較重,從《瑜伽師地論》來說,他的菩提心生起的因緣,主要是因為----「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他心中所緣的是苦惱的眾生,他看到眾生墮落到卑賤的果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活在顛倒當中,不知道如何讓自己離苦得樂、趨吉避凶。這時候,菩薩想到自己跟眾生有一種母子的關係;也就是說,菩薩思惟:在過去的無量生命當中,每一個生命都必須要有一個母親,所以每一個眾生都曾做過我的母親,這些眾生對我有生育與養育深恩,我應該要報答,因此對於過去的母親產生了悲憫之心。應該怎麼辦呢?我要趕快成佛,才有資糧力、方便力來救拔這些如母有情。他為什麼要成佛呢?就是因為「眾生」的緣故而成佛。這種人一般來說,他的誓願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來作引導;為了度盡無量苦惱的眾生,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屬於悲增上菩薩的思考模式。

    不忍哀聖教衰:一般是指出家眾,他想到正法的衰微,到了末法時代,邪知邪見的眾生福報都很大,正知正見的人沒什麼福報,所以整個正法慢慢地衰微;菩薩為了護持正法的緣故,而發起菩提心;他要好好地用功、充實自己,讓自己趕快增上,才能夠護持正法。這種人是比較理性的,他的修學是以自利為主。他的菩提心是怎麼生起呢?也有兩種情況:

一、見佛功德:他在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看到佛陀有很多的神通三昧、依報正報的莊嚴,心想:佛陀的本性是清淨的,我的本性也是清淨的,為什麼祂具足這些功德,我卻沒有?他對佛陀的功德產生好樂之心,從好樂當中產生願望而發起菩提心,開始精進用功。所以一般來說,智增上的菩薩在發誓願,他的目標是先「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了成就佛道,所以他去廣度一切眾生,因為必須仰賴眾生的因緣,才能圓滿成佛的資糧。

二、聞法歡喜:前面是好樂佛陀的圓滿功德,這裡是聽聞到佛法,也就是說:他從大乘佛法當中,瞭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的內心是真妄的和合體,妄想只是一種生滅的因緣,是後來才有的,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對於這種「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所有的惡法是可以斷除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的,產生一種強烈的歡喜與信心,所以發起菩提心;因為是從法義的體會而產生的,然後不斷地要求自己增上,叫作「智增上菩薩」。

    理論上來說,行菩薩道都必須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二者缺一不可;但實際上來說,當我們受了菩薩戒,所付出的行動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受了菩薩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在用功,先充實自己,這種人多分來說屬於智增上菩薩;他會先成就自利的功德,然後再付出行動去幫助別人。這個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每個人因緣不同、成佛的方式不同。另外一種人,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可能自己做功課的時間很少,他覺得利他比較重要,從利他當中覺得自己不足,然後努力去充實自己。

〈【菩薩戒修學法要三】待續...〉

以上文字檔出自【淨業學園】網站

 http://www.namo-amtb.org/namo-amtb-chigae.html

※延伸閱讀【菩薩戒修學法要一】http://lifetvtc22389987.pixnet.net/blog/post/94198378-%e3%80%90%e8%8f%a9%e8%96%a9%e6%88%92%e4%bf%ae%e5%ad%b8%e6%b3%95%e8%a6%8101%e5%bd%b1%e7%89%87%e3%80%81%e6%96%87%e5%ad%97%e6%aa%94%e3%80%91-%e6%b7%a8%e7%95%8c%e6%b3%95%e5%b8%ab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菩薩戒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