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說法的內容

漫步在法林P.37

 

    在五個比丘面前,佛陀開始說法:

    「比丘們呀!有兩個極端的行為,是修行人應該避免的:一個就是偏重快樂之路,留戀於種種欲望,這是下劣、不善的作為,非聖者之道,而且是無益的。另一個就是偏於禁欲的作為,自陷苦行,以為只有受苦才是聖者之業,這也是無意義的事。我拋棄這兩個極端,實踐中道。那麼如何做才是中道的行為呢?」

    佛陀舉了八個正道,以此為實踐中道的綱目。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接著佛陀以四個階段來說明所以採取這種實踐的原因。這就是所謂「四諦說法」,為最初說法的主要內容。「諦」在佛教術語上,就是真理或者是真實之意。

    其第一階段就是,提示人生的真實相,稱為「苦諦」

    「比丘們呀!苦的聖諦亦即 ―― 生就是苦,老就是苦,病就是苦,死就是苦,遇見可恨者就是苦,別離所愛者就是苦,求而不得就是苦。總言之,這個人生就是苦

    接著佛陀說明「苦」發生的原因,以及所以生「苦」的條件。這就是第二階段,被稱為「集諦」。苦的原因也就是「因為有渴愛,才有苦的人生」

    然後,第三階段就是,解除「苦」的方法。依緣起的道理可知「沒有渴愛,就沒有苦的人生」,稱之為「滅諦」

    而第四階段就是實現這個方策的實踐綱目,也就是再度說明前述的八個正道,而稱之為「道諦」。

    「中道」與「四諦」就是佛陀最初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的內容。停留在鹿野苑的三個月中,佛陀為他們三轉法輪,講授四聖諦法,其中憍陳如尊者聞法後,得到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其餘四人也先後證果。這五人是佛陀最初度得的五比丘,也是佛最早的弟子。此次說法也是佛陀覺悟後首次向世人宣說覺悟的解說法,佛教歷史上稱之為「初轉法輪」。最初的僧伽組織就在這時建立起來了

感恩香港見心師姐發心打字及校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