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KC49SDHtlWQ

    另外一種人,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可能自己做功課的時間很少,他覺得利他比較重要,從利他當中〈影片二至此〉覺得自己不足,然後努力去充實自己。

    因為這樣,所以在菩薩道上:有些人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有些人是福報很大,但是還是生死凡夫,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也就構成了成佛之道兩種不同方式。但是,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並不重要,你心中這兩個願望都必須要具足才行,即便你是一個智增上菩薩,暫時沒有採取行動,但是心中不能有一種拒絕眾生、放棄眾生的願望,你一放棄,那你就不是菩薩了!

    我們要知道:心中的願望跟外表的行動,不一定直接劃上等號,因為人生短暫,你覺得你應該先充實自己,再來度化眾生,這也可以的;但是這兩個願力都要具足,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不能夠放棄其中一個,放棄一個你就不是菩薩了。這是我們生起菩提心的兩種因緣。

    那麼光靠菩提心是不夠的,因為大乘的根本還要具備「空正見」。為什麼發了菩提心還要有空正見呢?西藏上師說:如果你沒有空正見,你就不能保護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會受到傷害,乃至於消失掉,因此「空正見」是在保護「菩提心」!為什麼它可以保護菩提心呢?我們看下面的說明:

    丙二、空正見(分二:丁一、三性差別。丁二、大乘空觀。)

        丁一、三性差別

一、依他起性: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性。

二、計所執性:無量行相意識徧計,顛倒生相故,名徧計所執性。

三、圓成實性: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性。

                                                   ─《攝大乘論》─

 

    所謂的「空正見」,就是在觀察生命的時候,將生命分成三種體性

一、依他起性:什麼叫『依他起性』?『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性。』意思是說,法的生起,是從自類的種子熏習所生的,色法有色法的種子,心法有心法的種子。也就是說,法的生起過程,是依託『他』而生起的,這個『他』就是眾多因緣而生起的;簡單講,就是由業力所變現的諸法。

    比如說這個講堂,是眾生共業所變現出來的,你看到的桌子也是依他起性,跟你的想法沒有關係;你喜歡這個講堂,它也存在;你不喜歡這個講堂,它還是存在,不牽涉到我們個人的感覺喜好,完全是從業力變現出來的因緣法,這叫「依他起性」。這一部分我們要保留下來

二、徧計所執性:是指我們心中的妄想,它是『無量行相意識.計,顛倒生相故,名徧計所執性。』什麼叫『徧計所執性』呢?它是依止無量無邊第六意識的一種普徧計度(分別);從我們錯誤、顛倒的內心當中,所產生的一種相狀,這個叫作「徧計所執性」。

    比方說有一個榴槤,榴槤的產生是依他起性,榴槤也是業力所變現出來的;因為我們過去的善業,所以變現這個水果來讓我們受用。如果你說:味道太臭了,把榴槤拿去丟掉。你丟掉它做什麼呢?它並沒有錯;錯在於我們的心跟榴槤接觸時,產生一種對立的思考--「徧計執」在唯識學就是指一種對立的思考;有些人認為榴槤的味道很香美,有些人認為榴槤的味道很臭穢,這些想法就是徧計所執。因為榴槤本身沒有所謂的香,也沒有所謂的臭,「它那樣就是那樣」,它只是如實地把它的本質表現出來而已。我們給它安立這是很香、這是很臭…產生種種不同的想法,對我們的生命也就產生錯誤的引導;當這種對立的思考產生時,叫作『徧計所執性』,這個對我們的菩提心會產生傷害

三、圓成實性:前面的「依他起性」是顯現諸法的差別相,像桌子、椅子、車子、房子等等;「圓成實性」是表示諸法的總相,每一個差別法都是『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性。』

    「依他起性」是表現在外的差別跟作用,「圓成實性」是內在的本質,是一種我空、法空的真理,也就是清淨智慧所緣的一種清淨體性,是一切善法當中最殊勝的,因為只有悟到圓成實性,才能夠產生解脫功德,所以它是最殊勝的義理,叫作「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

    當我們在培養空正見的時候,所要破壞的是心中的妄想,而不是破壞外在的因緣;比如有些人喜歡偷人家東西,雖然都是用手去偷東西,但是手是依他起性,就算把手弄斷了,心裡還是想要去偷東西,所以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一切法都是因緣法,不是因緣法有錯。你說:從現在開始眼睛不看東西、耳朵也不聽了…其實眼睛沒有錯,耳朵也沒有錯,外境都沒有錯。經典裡面常講的: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只有一個東西在動,是『仁者心動』,就是我們的妄想在動。

    一個人如果要行菩薩道,不能有太多的感覺,它會誤導你,情緒太強烈的人,菩提心容易受傷;或許你會說:「我不行菩薩道了!」那是因為你很容易自我挫折。所以有些人修空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把所有的因緣都拒絕了;其實你錯了,「空觀」是要空掉你心中的妄想,不是要空掉外境;如果是空掉外境,那是斷滅見。因此身為一個菩薩,應該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才不會錯損菩提。

所謂的:「空正見」,是要空掉我執、法執的「.計執」,而保留「依他起」!

    丁二、大乘空觀〈圖表見.pdf第五十頁〉

           「徧計本空」…覓心了不可得

◎觀察                                       ─悟入…「圓成實性」

           「依他如幻」…不壞諸法假相

                                             ─糅合「五重唯識觀」─

 

    這一段「大乘空觀」,主要是說明我們除了有菩提心的願望,還要能夠如實地觀察生命,什麼是「生命」?就是:『徧計本空,依他如幻。』我們要知道妄想的本質是畢竟空的,因緣的果報是如夢如幻地存在。但是我們必須要借假修真,才能夠悟入中道的圓成實性,達到真空妙有。

    『徧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句話,我們再解釋一下:

    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有兩種狀態:一個是「生滅心」,一個是「不生滅心」。什麼叫「生滅心」?就是你這種感覺是外境給你的,是外境給予刺激,你才產生這樣的想法。好比你會在意別人怎麼說你,這個就是生滅心,是你要破壞的--徧計執。反過來說,如果這個想法是發自於內心的願望,這樣做跟外境沒有關係,這個是你要保留、你要依止的。

    在《楞嚴經》裡,佛陀說菩薩修學時,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主人」,什麼是一時的「客人」,要先善於「分別真妄」!

    所以佛陀說:當你心中產生一種想法,這個想法到底是要遵循、還是應該要拒絕比較好?你要先分辨清楚這個想法是真、還是妄?怎麼分辨呢?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說:這個想法是因為他對我說這些話、他給我一個臉色看…我才產生這些想法。那這個想法你不能跟它走,跟它走你的思考方向就會被誤導了,好不容易緣境發心的菩提心就會受傷;初發心菩薩往往會被一時的情緒,毀掉所有的努力,因此不要被一時的感覺,破壞你長遠的菩提心。當念頭生起時,你要把賊跟主人的相貌判斷出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原形就畢露了。所以當念頭生起時,不要馬上跟它走,先反觀: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它從什麼地方來?找它的源頭。是從外境來的,你要捨掉;是從內心深處願望生起的,那就對了,應該要去做!

    我們修空觀時,要知道因緣法、因緣果報並沒有錯,必須要假借外境,才能夠修學,但是你要先破壞妄想對你的干擾。這就是說明大乘中道的思想,包括了菩提心和空正見這二個法門。最後,作一個總結:

乙二、結示大乘無上心法〈圖表見.pdf第五十三頁〉

         「應無所住」

心                                 ─空有無礙

         「而生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菩薩的戒體」,簡言之:就是要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空、有無礙的中道,來當作整個生命的根本思想。

    理論上來說,我們是要「生其心」,應該生起菩提的願望 --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你的情緒可能會傷害到你的願望,所以必須要修空--以「無住」來保護你的願望。菩薩是活在未來,所以必須把一時的得失、成敗放下–無住。對於你所做的這些事情,不論是成功、失敗、得、失…什麼結果你都要把它放下,好好去做你應該做的事!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其實,所有的法門都有一個中心思想,中國的古老文化也有兩個思想,一個是孔孟之道,一個是老莊的思想。

    孔孟之道是強調「有所作為」,就是我們講的「生其心」,它是主動積極地面對人生,所以強調克己復禮。它強調一個人應該要克制欲望,遵守禮節,來創造你的人生。當然這個「克己復禮」就講到定位的問題,所以孔孟之道,它的第一個觀點認為人生是有差別的,他做董事長、你做總經理、這個人做工程師…生命是不平等的;但是沒關係,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該做的事;雖然不平等,也不妨礙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所以儒家的思想強調「定位」,你要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你在家裏有你的位置,出了社會到公司有你的位置,如果站錯了位置,就會弄得天下大亂;所以儒家的思想是從有所為當中,建立一種和諧的安樂社會。

    老莊的思想剛好相反,是強調自然之道。他覺得我們因為有很多不必要的想法,結果破壞了自然,弄得自己很痛苦。我們習慣給自己添加得失、成敗的概念,所以產生很多的對立,而忽略了生命順其自然的道理。

    好比說,有一天楚國的國君,派了兩位使者要請莊子去做官。那時候莊子在河邊釣魚,這兩位使者就對莊子說:「我們國君要請您老人家,到我們國家來做官。」莊子就回答說:「聽說你們國君之前抓了一隻三千年的烏龜,你們國君把牠當寶貝,給牠蓋上美好的綢絲,供奉在神廟受供養、祭拜,當牠是神龜一樣。」莊子就問兩位使者:「你們覺得,身為烏龜,是被供在神桌上,還是夾著尾巴在泥巴裏打滾,比較好呢?」「當然是夾著尾巴在泥土裏打滾比較好!」莊子說:「我就是準備在泥巴打滾的!」他當時就拒絕做官。當然莊子認為人生最可貴的就是自由,一個人落入得、失的情境,就已經失去了自由,因為你被得、失所限制住了。

    其實,大乘佛法是把老莊的思想跟孔孟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就是一方面要放下生命的結果,但是又要做你該做的事,所以大乘佛法的人生觀是重視過程。

    在春秋戰國,有一個做樂器的工匠,他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樂器出來。這個樂器所彈奏出來的聲音,簡直是出神入化,太美妙了。同行很多人就問他:「你怎麼能做出這麼好的樂器?我們的技術也不比你差,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個工匠說:「我在做樂器的時候,不管結果怎麼樣,不管這個樂器別人喜歡它,還是不喜歡它,我就是專注地投入!」這完全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將心安住在當下,所以能夠把樂器做得很好。

    這裡說明了整個菩薩道的精神:你必須要放下你的感覺、放下你的情緒,但是你又必須去實踐你的理想。這就是菩薩道的中道思想,不管做什麼事,只能夠盡心盡力,不能要求它的結果。

    也就是說,菩薩道所重視的是過程;當然,他能夠重視過程,是因為菩薩未來有一個願景,就是為了未來而活,所以把今生的成敗看淡了,他追求的是千秋,而不是爭一時。這是我們行菩薩道的一個根本思想。

    其實,整個菩薩戒。也是以這個中心思想來做引導。因為你必須「無住」,才能夠保護你的「生心」,這兩個是有因果關係的。如果你沒有將成敗、得失放下,你的菩提心就沒辦法堅固,就很容易被破壞。這是我們在講戒相之前,先把大乘戒體的心地法門作一個說明。

 

〈第三卷〉

上一堂課,講到甲三、持戒內涵。

    佛陀在《大般涅槃經》,對所有的菩薩,有一段很重要的開示,佛陀說:

    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

    意思是說:雖然每一個眾生,都具足清淨的佛性,不幸的是這個清淨佛性的表層,已經累積了很多煩惱跟罪業,所以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表現不出來,我們呈現出來的,卻是生死業障凡夫。怎麼辦呢?『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必須透過修學菩薩戒法,才能夠把這些虛妄的煩惱跟罪業破壞掉,顯現真實的功德。從這個觀念,就可以得知:「持戒」在整個菩薩道,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破惡生善」強大功能!

    「受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講:最大的差別就是受戒之後,在你這個打妄想的心中,多了一個『戒體』。在沒有受戒之前,你就一心一意跟著妄想、感覺、情緒到處轉,等你受了戒,你心中還是有妄想,但是多了一個清淨的戒體,這個地方就不同了。

    「戒體」到底是什麼?

    昨天我們花了兩堂課介紹「戒體」,一言以蔽之,就是你心中一種堅定的誓願。也就是說:從今以後,你的生命只做三件事: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第二個誓修一切善,第三個誓度一切眾生。你的生命是由這三個目標來引導,不再像過去由感覺、情緒來指使你。這樣的誓願力,表現在修行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從斷惡的角度,這個「誓願力」就是一種增上慚愧。

    《瑜伽菩薩戒》上說,當我們在斷除惡法時,這個願望就是一種慚愧心。

    很多人不想去受戒,表示你根本不想進步,你沒有想要為自己設定目標。因為沒有目標,所以當惡法出現時,不可能產生反省,你不知道用什麼理想、目標來審視自己。你會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我就習慣造這些惡業,你很自然放縱自己的惡行。受了戒之後,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而犯錯,但是因為你的戒體不允許有錯誤,所以它會產生警覺功能、產生增上慚愧,當慚愧心生起時,我們就會想辦法讓惡法斷除。

    所以戒體表現在斷惡時,是一種慚愧心;能夠讓已經生起的惡法,慢慢地止住、消滅,如果沒有受戒,你是做不到的。一個人要是沒有受戒,做了錯事,大概就錯一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戒體能夠產生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

    第二個、從修善的角度:律上說,一個有受菩薩戒的人,跟一個沒有受菩薩戒的人,行善的性質並不一樣。因為他心中有這種誓願力,所以在行善的時候,是一種增上意樂,是主動積極的。我們一般人偶爾也會起慈悲心、惻隱之心,對某些人釋放我們的善意,但大都是有條件,因為你對我好,所以我才對你好;因為你是我的親屬,對我有恩,所以我才報答你…但是受了菩薩戒,你所修的善法,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一樣幫助你!

    行菩薩道的人,他修習善法只有一個理由,就是:為了實踐願望!

    這個理由就夠了,不必其他任何理由。他發自內心主動積極地積集資糧,這個叫作增上意樂。所以當你受戒之後,你依止戒體 --強大的誓願,不管是斷惡、修善,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來。由此,你就可以瞭解佛陀的慈悲與善巧,安立這個戒法讓我們來受持。

    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的佛子,不願受戒,五年前看他是這個樣子,十年後還是這個樣子,沒什麼改變。等到受了戒之後,再看看這個人,他一年一年在改變,甚至於一個月一個月在改變,因為他的戒體產生引導的作用,所以大家不要忽略戒體在整個「返妄歸真」當中,對我們的影響有多深,這是你受戒才能得到的!

    之前,我們講到誓願力,也有談到觀照力,就是指「空正見」。雖然你心中有願望,但是剛開始發願,這個願望是很薄弱的,所以必須透過無住--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化解你心中的妄想。就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心中的妄想、感受會遮蔽我們的誓願。所以說,除了誓願力,還要有一種光明的智慧,隨時反觀自己,化解心中的妄想,讓這個願力永遠保持清淨光明。

    嚴格來說,一個理想的戒體,應該包括了「誓願力」跟「般若的觀照」,這樣才會比較圓滿。所以在整個顯教大乘當中,或者密教大乘當中,都是以「菩提心」跟「空正見」作為菩薩道的根本。

    什麼叫「根本」?是指所有的善法,都從這個地方發動出來,這叫「根本」。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心中的願望,還必須採取行動,踏出我們斷惡修善的第一步,所以我們今天開始說明,當我們已經準備好,也許下了願望--一定要改變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呢?就是開始奉持菩薩戒,最重要的十條戒法。

    這十條戒法你要能夠奉持,大概所有的善法都能夠掌握得住。因為菩薩戒本說:菩薩所有無量的法門、無量的善法,都是從這十條戒開展出來的,所以只要把這十條戒的開、遮、持、犯掌握清楚了,你這一生大概不會有什麼重大過失。我們不敢說你沒有微細的過失,但是你好好瞭解這十條戒,就不可能有重大的過失出現,有助於臨終往生正念之提起!

 

甲三、持戒內涵三

    乙一、總標戒相差別

      一、根本戒─一、殺戒。二、盜戒。三、婬戒。四、妄語戒。

      二、增上戒─五、酤酒戒。六、說四眾過戒。七、自讚毀他戒。

                  八、慳惜加毀戒。九、瞋心不受毀戒。十、謗三寶戒。

    我們看持戒的內涵有兩大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示。「總標」就是把十條戒的戒相,它的差別相先作一個說明。

    菩薩這十條重戒,在律上是分兩部分:第一類叫「四根本戒」,第二類是「六條增上戒」。

一、四條根本戒:第一個是殺戒,第二個盜戒,第三個是婬戒,第四個是妄語戒。「根本」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它是整個三乘聖道的根本。只要你想獲得解脫的功德,你一定要守住不殺、不盜、不婬、不妄這四條根本戒,這是整個大小乘的共同基礎,所以叫作「根本」。

二、六條增上戒:為什麼叫增上呢?就是這六條戒,它不是解脫道,它是屬於安樂道,它可以成就菩薩的功德莊嚴。聲聞人只追求解脫,不追求莊嚴,所以聲聞人沒有這六條戒。但是菩薩如果犯了這六條戒,對於菩薩的功德,會產生非常大的折損,會損害到你的德行,是菩薩應該要避免的。

    一個人除了修善之外,也要把這些善法保持住。比如說一個杯子,雖然裝了很多水。但你不只是會裝水,還要能防漏,不要把這些水漏光了。你每天修善法,每天都在漏失你的功德,一輩子就修不到什麼功德,弄不好還過多於功。

    所以為了趨吉避凶,追求安樂,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六條戒;這六條戒你不謹慎持守的話,會折損你的功德,所以叫作「增上戒」。「增上」的意思,是指菩薩為了追求安樂(自利),更要實踐慈悲(利他),不共於聲聞的戒法。

    以上這十條戒,律文叫作「十波羅夷」,「波羅夷」是戒律中最嚴重之罪,它含有三種意思:

第一個,因地叫作「他勝處法」:受菩薩戒就是為了破除煩惱,「自」是指你的菩提心,貪瞋癡叫煩惱。如果你犯了這十條戒,表示你的菩提心已經被煩惱所遮蔽,也就是被「他」煩惱所勝。換句話說,你的菩提心即將失掉,所以叫「他勝處法」,這是從因地來說。

第二個,果地叫作「棄罪」:也就是說,你已經被佛法的功德大海所遺棄了,在整個佛法的修學當中,還沒有生起的功德不再生起,已經生起的功德即將失掉,所以叫作「棄」;你已經被佛法的功德所遺棄,佛法的功德利益,沒有你的一份。

第三個,也叫作「墮罪」。棄罪是約「現世」的功德來說,墮罪是約「來生」說的,你會因為這十條戒的過失,而墮落到三惡道去。

    這十條戒,說實在話,不管有沒有受戒,如果希望臨終沒有障礙,這十條戒你都要奉持,因為這十條戒,對我們身心影響很大;只要守好這十條戒,你這一生就不至於有太大的過失。〈影片三至此〉

文字檔出自淨業學園 http://www.namo-amtb.org/namo-amtb-chigae.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菩薩戒 淨界法師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