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束蘆葦相依而立

漫步在法林

P.32

    世尊的弟子舍行弗與摩訶拘絺羅住在波羅奈郊外的鹿野苑。某日早晨,摩訶拘絺羅來訪舍行弗,順便請教了有關教法的疑問:「吾友舍利弗啊!老、死是自己所招來的呢?或者是他者所招來的呢?抑或是無因而生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在此稍微加以說明一下。所謂老、死就是對於人所面臨的命運,用兩個項目――老與死做代表來表現的。面臨這種命運,就是人的受苦。佛陀的根本課題就是要解決這一個苦。如今,摩訶拘絺羅就為這個老、死而發問:到底老、死是自作――自己所招來,或者是他作 ―― 他者所招來, 抑或是無因生――無因而生?當時在一般知識分子間所做的追求問題的慣例,就是按照這種方式,將自作、他作、無因生一個一個問下去

    不過,佛陀思考的方法,與此迥然不同。所謂緣起,就是佛陀思想的形態,舍利弗為摩訶拘絺羅講解佛陀的這種新的想法,可是,一旦為某種想法典型所支配,便不容易接受另一種想法的形態。摩訶拘絺羅就是犯了這個毛病,而無法瞭解舍利弗的說明。

    「吾友舍利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舍利弗便用譬喻,說明對於緣起的想法

    「吾友!那麼我就用譬喻來說明。假使這裡有兩束蘆葦,那麼這兩束蘆葦便可以相依而立。同樣的道理,有此即有彼,有彼即有此。如果現在拿掉了一束,那麼另外的一束蘆葦便要倒下來啦。同樣的道理,無此即無彼,無彼即無此

    智者舍利弗的「蘆葦喻」說明絕對沒有獨立、不依賴因緣而存在的個體。

感恩香港見心師姐發心打字及校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