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蒂不落˙瓜也難熟

梅花香自苦寒來

P.98

    「天下第一關」這五個大字,不知在多少人的腦海裏留下難以磨滅的形象。

    據說是明憲宗成化八年(西元一四七二年)鎮守山海關的兵部主事,奉命邀請名手為山海關東門城樓題匾,書寫「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應邀的人很多,寫出來的字,都跟巍然屹立的雄關很不相稱,朝那三丈多的城樓上一掛,不是顯得纖弱和輕浮,就是筆鋒呆板或繁贅;有的字近看還可以,遠望就成了一塊塊墨餅。

    這時,有人建議兵部主事捨遠求近,請本地兩榜進士、大書法家蕭顯寫匾。兵部主事早就聽說此人架子很大,不輕易給人寫字,連一副楹聯都捨不得送他,可見傲氣十足。他本來下決心不找他寫,可惜一時又無第二個人好求,只得帶著厚禮去托蕭顯寫匾。

    蕭顯果然不那麼隨和。最後提出個條件說:「什麼時候寫好,什麼時候送過去,千萬不要催促。」兵部主事答應了這個條件,心想,反正五個字不多,一天寫一個字,五天也就足夠了。不料,二十天過去了,一個字也沒送到。他就派人打聽動靜。被派去的衙役回報說,蕭老先生還未動筆,每天坐在書房裏欣賞歷代書法家的真跡墨寶。

    一轉眼,二十天又過去了。兵部主事再次派人觀察動靜。這人回來說,蕭老先生從早到晚都在背誦什麼「飛流直下三千尺」啦,「疑是銀河落九天」啦,還有什麼「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等詩句,仍然沒有動筆的意思。

    兵部主事壓著火氣又等了一個月。有一天,他心裏著急,就親自出去探聽消息。蕭顯的僕人說,老先生近來棄文習武了,每天在後院練功。兵部主事趕到後院一看:老頭子正側著身子,背著扁擔,用右邊這一頭不住地比劃,既不像使槍,又不像弄棍。兵部主事一看,氣得臉紅筋張,心想:「乾脆,還是讓你嘗嘗板子的滋味吧。」

    回衙以後,他便差人把蕭顯抓到了,兵部主事正想用刑,京裏來人傳話說,上邊限他三日之內把匾寫好,否則就問他罪。兵部主事怕打壞了蕭顯,再也找不到適當的人寫匾,就馬上換了一副面孔相見,說明京裏限定了日期,事情太緊急,自己是想請蕭老先生來衙寫字,完全是下邊的人弄錯了,竟採取這樣粗暴的手段。說著,他不住地鞠躬作揖道歉。

    蕭顯歎了一口氣說:「蒂不落,瓜也難熟呵!」於此,他讓人用磚壘起一個墊台,把一丈八尺長的木匾靠在牆上;要求全衙的人一齊動手磨墨;又叫人將他特製的加上長柄的大筆拿來。然後,他在匾前來回踱步,時而雙眉緊皺,時而輕鬆地朝匾上打量。像這樣徘徊了很久,驀地把決心下定,探筆墨缸,飽蘸濃汁,疾步來到匾前,一側身,把胳膊伸直,就像前些日子背扁擔練功那樣,長筆桿貼在背上,屏氣凝神地背筆寫起來。站在旁邊的兵部主事嚇了一跳。他見蕭顯在轉瞬之間,年輕了幾十歲,像一個少年將軍使棍練刀,全身的氣力一下子貫注到胳臂上,再由胳臂過渡到手腕上,直至筆端。看了他落筆、提筆、運筆、按筆等姿勢,才知道平日吟詠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等詩句不是消遣。其中奧妙都借鑒到手中了。

    兵部主事看得正入神,只聽有人說:「獻醜了!」他抬頭一看,蕭顯汗淋淋地站到一旁,「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早已落在匾上。

 

醍醐灌頂: 俗語說:「欲速則不達。」任何一項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成功的作品背後,一定流淌過無數辛勤的汗水。

感恩香港見心師姐發心打字及校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