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法概要

     

    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盛行苯教。一直到最近,西藏仍有苯教研究中心。苯教最早還不是一個有力的宗教,後來深受佛教思想和法門的影響。公元第八世紀左右,棄宗弄贊王將佛教引進西藏。此後,佛教穩定的廣傳開來。其間,許多印度學者來到西藏,翻譯經典、密續法本和論疏。

    公元第十世紀朗達磨王在位期間,大肆毀佛,但不久佛教即告復興,在藏西和藏東宏傳;印度和西藏學者又忙著翻譯佛經。隨著西藏佛教學者增多,入藏的印度學者逐漸減少。

    因此,在西藏佛教的後期,就脫離印度佛教後期宗派而獨立發展,雖然它仍保留佛法的基礎。就其核心思想而言,西藏佛教從未在西藏喇嘛手中遭受更改或增加。他們的論疏都有明顯標記,為了權威起見,他們都會引用佛陀的主要教法或印度學者的著作。因此,如果認為西藏佛教有別於原始的印度佛教,或把西藏佛教稱為喇嘛教,這是不正確的。

四聖諦

    佛陀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他也說:「瞭解苦的性質;斷除苦的原因;證得苦的息滅;修持真實的道。」「瞭解苦,雖然沒有什麼好瞭解的。斷除苦的原因,雖然沒有什麼好斷除的。真誠追求苦的息滅,雖然沒有什麼好息滅的。修持滅苦的方法,雖然沒有什麼好修持的。」這是四聖諦的因上見、道上見、果上見。

    公元第三世紀,印度哲學家龍樹宣揚中道哲學,後來成為大乘佛教各宗派的中心思想。根據中道教法,「苦諦」:苦來自生死輪迴,輪迴則是無明所引生的業報;「集諦」:業和無明是苦的真實原因;「滅諦」:業和無明的完全消失;「道諦」:證得滅諦的道。

小 乘

    為了證得涅槃,必須修持四聖諦。小乘和大乘代表修道的二個思想宗派。小乘只求自己證入涅槃,行者必須生起出離心,勤修戒定慧,以清淨無明和無明的因,最後證得涅槃。修行的過程分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證道。

大 乘

    大乘行者旨在證得究竟涅槃:成佛。成佛不只是為了自己,還為著一切眾生。大乘要發菩提心,悲智雙運。大乘道幾乎與小乘道相同,但也修六度等方便,藉以淨除無明和煩惱,究竟成佛。大乘的修行過程,也和小乘一樣分為五道,但有質上的差別,強調利益一切眾生的動機。證得涅槃的小乘人,終必增上成佛。

密 乘

    以上所言屬於經乘,是修密乘的基礎。西藏佛教在介紹密乘教法之前,都非常小心。上師都要勘驗某一教法是否佛說。具格上師會先訴諸邏輯分析,並以經驗檢驗,才肯定某一教法真實不虛,而後採用。這個過程是必須的,因為許多非佛教密法表面上類似佛教密法,極易混淆。

    密乘分四等,法本相當多,不及備載。質言之,惡業是苦因。惡業來自無明,無明則是未調伏心的產物。所以,心必須用修行加以調伏和控制,才能停止惡念的流動。觀心可以止息惡念和妄想。

    住心於外境也可以減少妄念,這時需要強大的念力。佛像被發現是最合適的所緣境,結果產生密乘的許多佛像。修行的進步,有時是藉助堅強的信心和恭敬心;但大體說來,還是要透過理性的力量。修密乘的超越道者,理性本身可以啟發感人甚深的信心。

佛教修行梗概

    佛教修行的圓滿,不僅靠表面的改變,如出家或誦經。甚至於連這些活動是否可以稱為修行,都還有待商榷,因為修行必須修心。如果心態正確,一切行動和語言都可以是修行。但如果缺少正確的態度,亦即不知道正確的思考,縱使一輩子都花在出家讀經上,還是一事無成。所以,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轉念。修行人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深信因果業報,培養利他心。

    真誠發心出離世間法,可以帶來大喜悅。許多西藏佛教的修行者,以這種方式出家,擁有無法描述的身心滿足。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出家,因為出家需要極大的犧牲。我們能夠為一般人設計什麼樣的法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在家也可以解脫成就。俗話說得好:「不修心,即使山中閉關,也只是造地獄因。」

    有一個古老的西藏故事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多隆的喇嘛,遠近馳名。一天,他看到有一個人在繞塔。「你在繞塔,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

    那個人就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最好讀經。」於是他就開始勤奮讀經。一天,多隆又見到他。「讀經當然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

    那個人想:「讀經似乎還不夠好,打坐如何?」不久之後,多隆看到他在打坐,就說:「我承認打坐很好,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確實更好嗎?」

    那個人被搞糊塗了。「你所謂的修行是什麼意思?請告訴我如何修行。」

    「把你的心,從世間轉到修行。」多隆告訴他。

    簡單說來,佛教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學。

增上戒學

   戒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它有很多層面。戒以不作十惡業為基礎:身三,口四,意三。

身的三惡業

    1.殺生:直接或間接殺生,上自人,下至最微小的昆蟲。
    2.
偷盜:直接或間接未經同意就偷取別人的財物,不論價值如何。
    3.
邪淫:不適當的性交對象或方式。

口的四惡業:

    1.妄語:給別人假的或錯誤的勸告、訊息或肢體暗示。
    2.
兩舌:破壞團結,加劇分裂。
    3.
惡口:使用粗暴和辱罵的語言。
    4.
綺語:出於貪瞋的無意義語。

意的三惡業:

    1.貪:希望擁有別人的財物。
    2.
瞋:想傷害別人。
    3.
疑:懷疑有關輪迴、業力和三寶的教法。

定 學:

    禪定幫助行者制心一處,增長「心的寧靜」。禪修的方法:心不攀緣外境和不起妄念,因而變得不動、穩定和寧靜。這種心可以放鬆地專注於任何善法的所緣境上。

    讓心寧靜的要件有很多。簡言之,彌勒菩薩認為行者要避免五種過失,發展八種內觀的心。

五種過失:

    1.昏沉:對禪修無趣。
    2.
失憶:遺忘禪觀的所緣境。
    3.
散亂:分心,通常是貪。
    4.
掉舉:無法預防散亂。
    5.
妄想:想像性的干擾,使用假的對治方法。

八種內觀的心:

    1.深信心:深信禪定的功德和識別過失的能力。
    2.
真誠心:真誠希望禪修,並有能力禪修。
    3.
安忍心:毅力和歡喜心。
    4.
柔軟心:身心柔軟。
    5.
精進心:努力住心於所緣境。
    6.
警覺心:覺察任何昏沉或掉舉的徵兆。
    7.
對治心:一覺察散亂就立刻予以對治。
    8.
輕安心:一達成目標就放鬆對治。

九住心:

    1.內住:住心於所緣境。
    2.
等住:努力延長專注。
    3.
安住:心若散亂立刻察覺,並將心帶回住於所緣境。
    4.
近住:清晰覺知所緣境之細節。
    5.
調順:瞭解精進之功德而精進不懈。
    6.
寂靜:去除任何對禪定的負面覺受。
    7.
最極寂靜:去除干擾,令心等持。
    8.
專住一趣:發展專住到最高極限。
    9.
等持:不必藉助憶念或作意而能任運等持其心。

慧 學

慧學旨在發展二種智慧:

    1.世俗智:瞭解諸法相對性的智慧,即經驗性的知識。
    2.
勝義智:瞭解諸法絕對性的智慧,即超越性的知識。

此處特別簡介另一種智慧:摧毀惡戒、俱生煩惱和非俱生煩惱的空性慧。

空 性

    空性是一切諸法的終極實相。空性既不受諸佛之力的影響,也非依於眾生的業果。空性只是存在,遍佈一切法界。因此,一切法自性空。經云:「諸佛出不出世,法性畢竟常空。」否定永恒的自我和獨立的存在,即是空性。

 

宗派源流

    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流行於西藏的是「苯教」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是在象雄地區〈今阿裡地區〉發展起來的,後沿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廣泛地傳播到整個西藏。「興繞密沃且」是苯波教的教主及本尊。

    苯教基本上是一種萬物有靈的信仰,所崇拜的對像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說是泛靈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佛教開始在西藏出現,是在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國王拉託託日年贊時期,然而當時沒有得到廣泛普及。到了西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國王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受到王室的扶植。松贊干布派遣其大臣吐米桑博札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法,回來後創造了西藏文字並翻譯了一部分佛經。松贊干布也先後從尊崇佛教的尼泊爾和唐王朝迎娶了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並建立大、小昭寺,供奉二位公主帶來的本尊釋迦牟尼佛像。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遲松德贊迎請寂護菩薩與蓮華生大師由印度入藏,興建桑耶寺並大力倡佛,於是佛教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藏傳佛教在青藏高原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不僅形成了她獨特而精準的法脈傳承與修持法門,也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均對西藏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她的影響絕不限於雪域西藏,也不旦旦是西藏人單獨的信仰。

    以藏傳佛教為軸心的西藏文化,不僅浸透了方遠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雪域三區,還遠播到了今天的南北蒙古、新疆、中原,以及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在亞洲中心廣袤的雪山草原形成一個極富魅力的"藏傳佛教文化圈"。最近三、四十年來,西藏佛法又在西方國家得到傳播和發展。

    西藏佛教具有顯密結合;獨一無二的活佛轉世繫統等特徵。西藏人稱佛教為「桑結登巴」;或「囊曲」、「囊登」。藏人稱一般的出家人為「扎巴」,隻有對宗教寺院的首領和高僧、仁波切稱喇嘛。中國人誤稱扎巴為「喇嘛」。其實「喇嘛」是藏語的讀音,意為「上師」或「上人」。對西藏佛教稱「喇嘛教」或「密教」,也是錯誤的稱謂。

    在藏傳佛教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前弘期""後弘期"的時代,因傳承、典籍及講義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宗派。其中源遠流長的四大派系分別是寧瑪、薩迦、噶舉與格魯四大系統。

寧瑪派

    寧瑪,藏語意為古、舊的意思。因該派遵循前弘期(大譯師仁欽桑波之前)所傳之教法,故得此名。也因該派僧人大多戴紅色僧帽,俗稱紅帽派

    蓮花生大師是寧瑪派的開創祖師。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特派使者迎請印度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法,並修建顙耶寺。因其教法依蓮花生大師所傳密咒和所遺 伏藏為主而傳出,遂成一派。當時並無派名,後弘期其他教派形成之後,因其遵循舊弘期舊密咒,故被稱之?"寧瑪派"。寧瑪派的傳承與教法,主要來自於蓮花生 大師、藏王赤松德贊等二十五位師徒。之後寧瑪巴傳承也形成六個分支。並有六大寺院即多杰札、敏卓林、謝慶、卓慶、噶陀、白玉。

    寧瑪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裏,九乘包括顯三乘、外密三乘和內密三乘,三部指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包括心部、界部和要門部,即大圓滿。

薩迦派

    薩迦,藏語意為灰土,因該派主寺薩迦寺所在地土色灰白而得名。又因薩迦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很多人誤稱之「花教」。

    薩迦派創立於11世紀,創始人昆貢卻傑布於1073年在仲曲河谷的薩迦地區興建寺廟,於是形成薩迦派。之後由其子薩欽貢噶寧布等"薩迦五祖"之僧俗兩係傳承宏揚。(薩迦五祖為,白衣三祖師:貢噶寧布、索朗擇莫、札巴堅贊﹔紅衣二祖師:貢噶堅贊、羅智堅贊)

    12世紀末,智者薩班貢噶堅贊和其姪帕巴羅智堅贊(漢文史書稱「巴思八」),與蒙古皇帝結下殊勝法緣,並將西藏佛法首次傳入蒙古草原與中原地區。

    薩迦派的法座,是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延續下去,薩迦派主要有「擦而巴」與「窩而巴」兩大分支,各有傳承上師及傳世喇嘛相續傳法至今。

噶舉派

    噶舉,藏語意為佛語傳承。因該派僧人戴白色僧帽,俗稱白帽派

    噶舉派分為香巴噶舉和達布噶舉兩個系統。香巴噶舉創始人為瓊波南嘉,但此系後來逐漸湮沒消失。

    通常俗稱的噶舉派是達布噶舉,由瑪爾巴譯師創立,其教法傳給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德弟子達布拉杰於1121年創建崗布寺,形成塔布噶舉系統,後分出許多支派,有"四大八小"之稱。

    噶舉派四大支為噶瑪噶舉、蔡巴噶舉、拔戎噶舉、帕竹噶舉。帕竹噶舉又分出"八小"支,即止貢、達壟、主巴、雅桑、綽浦、修賽、葉巴、瑪倉。

    噶舉派重視"大印"傳承,不重文字,重在論理,即通達"大印"的智慧。奉能使自己證得"大印"智慧的師長為根本上師。大印有顯有密,噶舉派各支系中各有偏重,而各有殊勝之點。雖然每一派系都具備一切教授,但各派系也各有著重發揚的別法,然就其整體而言,俱是噶舉派之教義。"

格魯派

    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因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而得名。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帽派

    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出生於西藏東部,先後從薩迦、噶舉、夏魯等派僧人學習。至14世紀80年代初,學習各派顯宗經論,以後又系統地學習密宗。宗喀巴積極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須遵循次第。著《菩提道次第論》、《密宗道次第論》,為創立此派奠定理論基礎。140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倡建的拉薩甘丹寺,並舉行了首創的祈願大法會,標誌著格魯派的創立。

    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恪守戒律、制度完備、教育精深而著稱。該派有系統的學經制度,先顯後密,循序漸進;所學經論及考核、升遷等規定自成體系。學經僧人須學顯宗五部大論:《量釋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俱舍論》。學完可參加格西學位考試。獲得格西學為之後,再入上下密院研習密 宗四部。

    格魯派寺院眾多,著名的有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札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等。

 

什麼是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對一般佛教徒已成了非常耳熟的術語。尤其在台灣因為研習『菩提道次第廣論』者頗多,「菩提道次第」一詞更一般化了。雖然如此,若問菩提道次第在教些什麼?回答的人除了會背出一堆艱澀的術語外,能說清楚的恐怕不多,因此簡要的介紹一下「菩提道次第」對許多想一窺佛法精髓的人應該會有些幫助。

    根據世親菩薩的觀察,所有的人類大概可分成三等一、只追求自己安樂的人,我們稱之為下士二、努力追求脫離生死輪迴的人,我們稱之為中士三、以眾生的痛苦為痛苦,一心要救護他人度脫生死苦海的人,我們稱之為上士「菩提道次第」就是依照這三等有情的不同心性,因材施教,逐步引導,使他們都能證得佛果的修行道路。由於有情心性分成三等,所以教導修行的方法也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種。三者之間,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進階,三士道構成一個完整的佛道。下面就從修行所依的對象(基)、修行的方法(道)、修行的成就(果)三個角度來闡述。

下士道:

    一切眾生都想要快樂,不要痛苦。因此,對下士而言,追求自己的安樂不過是本能的展現罷了。然而安樂並不是憑空而來,所有苦樂都有構成的因果法則。因果法則可分成四定理:一、一切苦樂果報都是依善惡業來決定;二、業會增長廣大;三、沒造過的業不用承受果報;四、已造的業不會失壞。

    一般的眾生是下士道修行者修行所依的對象。因為行者的善惡業都是建立在他和一般眾生的互動關係上。譬如撒謊、罵人乃至對別人的財物生起一貪念心,這些惡業都是依於一般眾生才有的。反過來說,造作善業也是如此。

    那麼下士道的修行者要如何才能離苦得樂呢?他的修行方法就是斷十惡修十善。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貪心、惱害心和邪見。反之,若懼怕十惡業所帶來的禍害因而不造身三、口四、心三的惡業謂之十善。概括地說,凡是造作傷害眾生的業就是屬十惡業,斷除造作傷害眾生的業就是十善業。斷十惡、修十善二者是一體的兩面。

     由於下士道的行者對業果已確信無疑,為了來世的安樂勤力地斷十惡修十善,並由此修持的功德,死後將得生人天善趣。這是修下士道所成就的果。

中士道:

    事實上,若一個行者對業果已確信無疑,並努力地斷惡修善,難道他不會想,雖然此生累積的善業能令自己在來世中享受人天福報,然而,一旦福報享盡時,由於過去世所造的惡業,一定會使自己墮落到三惡道中,經驗種種可怕的痛苦。當他警覺到這隱藏的危機時,就會進一步尋求出離生死輪迴的途徑,這途徑就是中士道。

    中士道以四聖諦為修行所依的對象。何謂四聖諦?就是佛陀開示的生死輪迴四種真相。「苦諦」-宣說一切生死都是痛苦不愉快的;「集諦」-宣說業、煩惱是造成生死痛苦的因;「滅諦」-宣說輪迴苦是可息滅的;「道諦」-宣說滅苦的方法。為什麼中士道以四聖諦作為修行所依的基礎呢?一個人若要出離生死,他一定要對生死這種無意義的事生起厭煩,對輪迴的種種苦有種受夠了,再也不想忍受的心態。但這種心態要怎樣培養呢?就是專注、清楚地一再思惟輪迴的種種苦,如八苦、六苦、三苦等缺陷禍害。當對輪迴生起厭離心時,進一步地思惟探究是什麼原因造成生死輪迴呢?那就是無始以來的業及煩惱,尤其這個煩惱賊更是罪魁禍首,一定要消滅它。要息滅輪迴苦就要修習三學的道諦,所以四聖諦是中士道修行所依的對象。

    當中士道行者一再專注思惟苦、集二諦後,他要如何才能出離呢?什麼是中士道的修行方法呢?那就是於身、口、意三門按照四聖諦所說的去取、捨、斷、證,並由此功德獲得解脫果位。

上士道:

    修行者由於恒常地思惟生死的痛苦禍害,視輪迴三界如同著火的房子一樣危險,所以想要趕快證得解脫-息滅眾苦。但具有大悲心的有情會想,三界難以忍受的苦,不只是個人的遭遇,也是一切眾生的共同處境,這些人有自己今生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有的則是自己前世的親人朋友,對這些可憐的眾生,若只顧自己,不幫忙他們出離苦海,怎麼可以呢!而最能利益眾生的莫過於佛了!所以為了利益眾生,要盡快成佛,因此要修學上士道。由上可知,中士道是修習上士道的基礎,試想,自己若對輪迴還有種種的貪著,卻說要幫助別人脫離輪迴苦豈不成了大笑話。

    那麼,什麼是上士道修行所依的對象呢?那就是「世俗諦」和「勝義諦」。所謂「世俗諦」就是指依據言語的陳述,並在一般世俗的經驗上它是真實存在的法。所謂「勝義諦」就是指諸法實相,也就是空性,因為它是究竟真實,所以稱為「勝義諦」。

    為什麼上士道要以二諦做為修行的對象?因為修上士道就是要成就一切智,要獲得一切智,就要以一切法做為修行所依的對象,而一切法不外勝義和世俗二諦。又就修行的方法而言,上士道的修行方法不出方便和智慧。方便指的是大悲心廣行。智慧指的是深行空性慧。修習上士道的菩薩必須以世俗諦如眾生、無常、苦等為對象才能廣行;而以窮究勝義諦而現證空性。

    然而,菩薩修持方便和智慧,並不是一蹴而成,他須先從聽聞、思惟佛法當作引導的教授。在這基礎上,作伺察修-觀察思惟。直到內心生起和佛法有相應的感受時,再將心安住在這境界上,這就是止住修。以伺察修和止住修作引導的方式來趨入上士道。簡言之,就是伺察修和止住修並用,在引導的教授上下功夫。當菩薩圓滿一切方便和智慧時,依方便成就色身,由智慧成就法身,也就是獲得圓滿的佛果。這是一切修行者成就的極至。

    一個佛教徒,應該牢牢的記住即使佛陀也不能用雙手拔除眾生的痛苦,也不能用水洗淨我們的惡業。要想圓滿成就菩提道次第,只有依教奉行,隨時觀察自己三門,如理取捨,此外,再也沒有第二條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五方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